AI导读:

2025年多地积极推进现房销售,作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关键一环,旨在保障购房者权益、提升产品品质。多地出台相关政策,现房销售面积占比逐年提升,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改革商品住房销售制度是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构建的关键一环。2025年,“有力有序推行现房销售”被列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重点工作。近期,“现房销售”议题再度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

多位受访专家指出,在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推行现房销售对于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短期内,现房销售模式或将加大房企的资金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它能更好地保障购房者权益、提升产品品质,推动房地产行业高质量发展。

多地实践现房销售

近年来,多地积极尝试推行现房销售。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末以来,全国已有超过30个省(市)出台了现房销售相关政策,包括合肥、郑州、长沙等地率先开展现房销售试点。政府从供需两端出发,通过推出现房销售地块、为购房者提供契税补贴等措施,积极推进现房销售。

目前,多个现房销售试点项目已取得积极成效。例如,湖北省荆门市的城控·易居苑项目作为首批试点之一,在开盘当天推出的106套房源迅速售罄。

进入2025年,现房销售持续受到政府关注。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3月印发的《湖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提出,优化现房销售试点,充分利用房地产调控政策。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年初发布的《关于促进住房领域消费的行动计划》则结合住房公积金政策,提出购买现房申请公积金贷款额度可提高10%以上。

部分城市还计划出台政策,要求新出让土地开发的商品房实行现房销售。河南省信阳市自5月6日起公示的《关于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提出,新出让土地开发的商品房一律实行现房销售。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指出,信阳此次政策将现房销售纳入“严控预售许可条件”框架,旨在降低风险、去库存、控增量。

随着各地持续推进现房销售,新建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占比逐年攀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现房销售面积约为3亿平方米,占比达30.84%,较2023年的22.5%显著提升。

今年一季度,现房销售面积为0.7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4.3%,占比达36%,较去年同期提升5.4个百分点。

构建房地产新模式

严跃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现房销售作为房地产领域的重要销售模式,具有降低购房风险、提升市场透明度、增强消费者信心等优势。购房者可以直观感受房屋质量、户型及配套设施,从而做出更明智的购房决策。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在库存量大的地区试点现房销售,有助于控制供应规模、改善市场供需结构、加快库存去化,同时推动房地产行业向更高质量发展。现房销售对工程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促进行业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现房销售与期房销售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对房企的产品设计和资金实力提出更高要求。

严跃进指出,现房销售要求房企自行筹集资金完成项目建设,直至达到交付标准,加大资金压力。陈文静认为,现房销售更考验房企的产品力和品牌影响力。

针对未来推进现房销售的措施,陈文静建议,在库存较大的城市或区域试点推进现房销售,同时完善适用于现房销售模式的房地产融资制度,逐步从期房销售向现房销售转型。

严跃进强调,现房销售是购房权益的保障,也是住房产品更新的重要形式,应与高品质住宅建设相结合。各地应结合金融政策新要求,在现房销售方面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确保房企资金稳健,激发房企推进现房制度改革的动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