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强调,将加大房地产金融政策支持,推动楼市止跌回稳。会议提出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同时,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土地盘活力度,为楼市稳定提供助力。

  本报记者张芗逸

  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于近日召开。会议强调,要全力推动金融政策落实,特别是针对房地产市场,提出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土地盘活力度,旨在推动楼市止跌回稳。同时,会议还提出要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提供助力。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指出,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是重点任务之一。央行将持续强化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将金融政策与楼市稳定、新模式构建紧密结合。

  在房地产领域金融政策方面,降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首付比例、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及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等措施,均对楼市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些政策有效降低了购房成本,减少了房贷违约风险,并缓解了房企资金链紧张。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月至2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降幅均有所收窄。70个大中城市中,2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收窄,显示出房地产市场正逐步回稳。

  严跃进预测,未来政策将持续发力,如进一步下调房贷利率、扩大房地产融资“白名单”等,以进一步促进楼市回暖。

  会议特别提到,将“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以进一步激活市场。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当前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虽已出台,但落地速度较慢,需加快进度。

  严跃进预计,未来金融政策将加大对存量盘活的支持,并与财政政策协同,形成政策合力。

  李宇嘉认为,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资金加速落地并拓展收购房源用途,将为楼市稳定提供更大助力。同时,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加速投放,也将有助于实现更多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资金平衡,进一步激发购房需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央行会议还强调了“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性。

  3月1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快制定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应的融资制度。

  李宇嘉建议,未来可建立以房屋管理现金流为基础的贷款审批风控制度,为住房租赁领域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他还指出,建立普惠性住房金融体系将是房地产金融制度完善的方向,未来“市场+保障”体系有望进一步完善,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住房金融支持。

  严跃进认为,建立现房销售模式及相应的房地产开发融资新方式,也是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的关键。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