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市场化机制推动房地产企业通过多种债务处置方式实现风险出清,部分优质房企债务处置进程加速,迈入发展新阶段。金科地产和旭辉控股等企业纷纷进行债务重组,行业整体修复节奏加快,逐步迈向可持续发展新阶段。

  本报记者陈潇

  市场化机制正驱动房地产企业通过多种债务处置方式(债务重组、债务重整等)实现风险出清。部分资产质量上乘、现金流稳健的企业,债务处置进程显著加速,步入发展新篇章。

  5月11日晚间,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金科”)公告,其与一全资子公司的重整计划获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批准,相关重整程序终止,正式步入执行阶段。

  公告指出,*ST金科虽面临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清偿能力不足的困境,但作为深耕房地产行业多年的上市公司,仍拥有优质资产及坚实运营开发能力。重整后,*ST金科将构建“投资管理、开发服务、运营管理、特殊资产”四大业务板块,通过投资特殊资产、运营改善型住宅、强化收费服务、创新发展产业,实施“汰旧、取新、强链”战略,分阶段达成短中长期经营目标。

  同时,房企旭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旭辉控股”)亦于近日召开债权人会议,详细披露境外债务重组计划。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称,公司已放弃“高杠杆、高周转、高风险”模式,转向“低负债、轻资产、高质量”路径,聚焦商业地产、核心城市开发、房地产资产管理。

  旭辉控股首席财务官杨欣介绍,公司目前权益后货值约1300亿元,持有物业估值460亿元,2024年预计租金收入近18亿元,现金流支撑力强。重组完成后,公司整体信用债规模将缩减50%以上至300亿元内,债务结构更优,股东权益持续提升,资本结构更稳健。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当前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资产质量与现金流稳定性是信心修复的关键。具备优质资源和运营能力的房企,在重组完成后,更有望回归经营正轨。

  近期,多家房企境内外债务重组取得进展。其中,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完成境内债二次重组,并启动第二轮境外债重组。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龙光集团有限公司等房企的重组计划亦获债权人认可或法院批准,行业整体修复步伐加快。

  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认为,随着一批资产优质、运营良好的房企完成重整或重组,房地产行业将逐步告别粗放扩张模式,迈向聚焦现金流、运营效率及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