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云南一季度旅居人数大幅增长,“五一”假期旅游消费再创新高。云南正通过多维消费场景创新,推动旅游业从传统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型,打造“旅居云南”品牌,并出台多项措施促进旅游消费升级,守护好旅游金字招牌。

一季度,云南旅居人数达228.81万人,同比增长56.9%;“五一”假期,云南共接待游客3445.59万人次,同比增长16.3%,实现旅游花费442.99亿元,同比增长16.7%。云南,这个“旅游天堂”正以多维消费场景创新,推动旅游业从传统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型,奋力绘就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多维体验激活消费潜能

为激活消费新动能,昆明推出“花海交响·南屏咖香”活动,将赏花与咖啡市集、低空经济结合,推动赏花经济创意升级。同时,斗南花市融合非遗菱角剪纸与花海音乐节,打造沉浸式鲜花主题体验,让鲜花成为“文化商品”。

香格里拉市的普达措景区也通过建立旅游反哺社区机制,将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变成外来游客可以体验的“景点”。此外,云南还依托“春花茶咖”主题,推出“茶咖寻踪”“茶咖研学”等线路,串联多个目的地,让游客在制茶、品咖中感受云南生活美学。

云南还催生了“艺术家第二居所”“乡村文创工坊”等新兴业态,吸引了大批艺术人才扎根乡村,并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今年4月,云南出台《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打造旅游消费升级版的若干措施》,围绕品牌塑造、业态创新、服务升级等方面,推出多项具体举措。

旅居云南向“留量”升级

云南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多元文化和自然资源,着力打造“旅居云南”品牌。2024年11月,云南省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推进旅居云南建设三年行动》,明确从八大业态切入,构建“旅居+”产品体系。

数据显示,2024年已有近400万旅居客驻足云南,今年预计将达到600万人。云南正依托气候、生态与文化等优势,将“旅居”作为旅游消费升级的核心抓手。

在大理,长期旅居人数超60万,旅游业向民宿、手工艺、在地文化IP等产业链延伸。元江县那诺乡哈尼梯田旅居项目不仅恢复了梯田景观,还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守护好旅游金字招牌

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怒江州泸水市六库街道阳坡村走上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成为旅游新地标。

云南正做实“旅居云南”品牌,培育红色旅游、康养旅游等新业态,并推出多项涉旅措施,丰富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同时,云南全力推动旅游服务创优和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切实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

当前,云南着力打造本地居民与旅居客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积极建设旅居社区“15分钟生活圈”,为旅居客营造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