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城市土拍热度不减,央国企资金优势显现
AI导读:
今年以来,土拍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核心城市地价屡创新高。央国企凭借资金优势在土拍中展现出更强的投资主动性和补仓能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今年以来,土拍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一季度,北京、杭州等核心城市地价屡创新高,4月热度持续攀升。
《中国经营报》记者观察到,在限价政策逐步退出背景下,“市场+保障”双轨制加速落地,商品住房回归商品属性趋势明确,推动房企扎堆高能级城市竞逐改善型地块,直接导致核心城市土拍激烈度陡增。其中,央国企凭借资金优势展现出更强的投资主动性和补仓能力。
核心城市土拍热度不减
据市场机构中指研究院数据,自2023年10月起,多地取消地价上限要求,加上房企投资聚焦,至去年年底,22个重点城市宅地成交平均溢价率保持在5%~10%。2025年以来,随着核心城市销售端好转,土地市场平均溢价率明显上升。今年1~4月,22个重点城市月度平均溢价率均在20%左右。北京、杭州、成都、苏州、重庆、南京等城市相继拍出高溢价地块。
例如,4月8日,北京市通州区成交一宗涉宅用地,起始价为23.29亿元,最终由招商蛇口(天津)以27.082亿元成交,溢价率16.28%。该地块周边土地供应断档,此次入市将填补区域改善型住房缺口。
4月22日,成都中心城区成功出让2宗宅地,其中郫都区犀浦约21亩的地块由四川联投以楼面价9250元/平方米成交,溢价率33.09%。同日,杭州市土拍推出2宗萧山区涉宅地块,整体平均溢价率63.7%。萧山市北单元地块由绿城中国摘得,溢价率59.39%;湘湖单元地块由滨江集团摘得,溢价率74.4%。
在核心城市土拍带动下,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显著。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截至4月22日,300城住宅用地出让金同比增长20.1%。
央国企资金优势显现
头部央国企在拿地方面展现出更强的投资主动性和补仓能力。截至4月22日,22个重点城市溢价成交宅地中,央国企拿地金额占比达58%。高溢价率地块中,央国企占比更高。
滨江集团今年以来在杭州积极补仓,带动民企整体拿地占比提升。中海、建发等房企也在北京、杭州等地积极拿地。
一季度,中海、建发在北京和杭州拿地金额占其总拿地额的比例分别达76%、65%。其中,中海以75.02亿元竞得北京市海淀区树村地块,溢价率27.93%,刷新北京单价“地王”。
据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介绍,北京、杭州成为多家房企拿地最高的城市,与两地加快优质地块供应有关。今年以来,精准投资、聚焦深耕仍是房企最优策略,央国企表现更为突出。
龙湖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陈序平指出,集团保持投资强度,聚焦一二线核心城市,同时选择出清低能级项目。地价上限取消后,核心城市优质地块将多开发为改善型产品,有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