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杭州一季度住宅用地成交金额同比激增149%,位居全国榜首。产业潜力是城市长期竞争力的基石,杭州从“数字经济第一城”向“硬科技高地”跃升,吸引了大量人才流入,推动了购房需求和居住品质升级。房企加大拿地力度,“产城融合”模式正在改变杭州房地产市场格局。

  证券时报记者张达

  杭州因“六小龙”而名声大噪,今年土拍市场更是持续升温。一季度,杭州住宅用地成交金额高达595.1亿元,同比激增149%,创下近三年季度新高,位居全国榜首;平均溢价率高达43.2%,最高溢价率更是惊人,达到115.4%。这些数据背后,凸显了杭州作为产业驱动型城市的强劲发展动力。

  产业潜力是城市长期竞争力的基石。杭州在巩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同时,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速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培育。从“数字经济第一城”向“硬科技高地”迈进,杭州已构建起以阿里巴巴等头部企业为基础,深度求索、宇树科技等“六小龙”攻克关键技术,数百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完善配套的创新生态体系。

  高端产业的集聚效应吸引了高质量人才的迁徙。2024年,杭州新增常住人口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高达61%,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大量人才的流入不仅带来了购房需求,更推动了居住品质的升级。限购、限价政策放开后,购房需求集中释放,3月杭州新房市场表现抢眼,部分叠墅单价突破11万元仍受热捧;二手房成交量突破1.24万套,创下近8年新高。

  房企们敏锐捕捉到产业人口带来的真实住房需求,纷纷加大在杭州的拿地力度。本土房企与外地房企竞相争夺优质地块,杭州今年加大优质地块供应,推地节奏集中在上半年,导致土地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在此背景下,深耕杭州的房企开始理性拿地,转变策略,更加注重与产业发展的协同,如定向开发人才住房、精准匹配改善需求、按要求配建产业配套等。

  核心区优质地块备受青睐,“产城融合”的开发模式正深刻改变杭州房地产市场的格局。杭州的实践为我国房地产转型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应根植于坚实的产业基础,由真实需求驱动。当房价上涨由居民收入增长支撑,土地价值与产业价值紧密相连,形成“产业造血—人才集聚—住房升级—城市增值”的良性循环,方能推动房地产市场稳健前行,为城市长期竞争力提供坚实支撑。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