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房地产市场在政策推动下正向提质增效转型,百强房企抓住政策窗口期加速去化,同时面临深度调整压力。百强房企加大高端产品比例,聚焦一、二线核心城市,提升产品力,但偿债压力和盈利能力仍面临挑战。

  在政策推动下,房地产市场正加速从“止跌回稳”阶段向“提质增效”阶段转型。这一转型不仅反映了市场需求的深刻变化,也预示着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日前,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5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百强房企抓住政策窗口期,加速去化,全年销售总额达到39483.8亿元,销售面积达到19546.3万平方米,尽管同比下降26.0%和24.4%,但央国企凭借融资成本低、资源整合能力强等优势,市场占有率逆势扩大。

  报告指出,房地产行业仍面临深度调整的压力,营业收入下滑、利润下降、偿债能力趋弱等挑战依然存在。然而,在政策推动下,百强房企正积极寻求转型突破,通过提升产品力、加大高端产品比例等方式,努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此外,《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百强房企的市场布局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一线城市市场销售表现较好,销售额占比不断上升,百强房企正进一步向一、二线核心城市聚焦,土地投资也进一步向这些城市集中。

  向核心城市聚集,提升产品力

  去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在政策推动下持续改善,为房地产企业提供了加速去化和提升产品力的机遇。百强企业把握政策窗口期,提高项目产品力,加大营销力度,加速资金回笼。

  在整体销售承压的背景下,市场格局悄然变化。百强企业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央国企凭借优势逆势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百强企业继续向一、二线核心城市高度集聚,重点城市销售贡献占比有所提升。

  在产品结构方面,随着政策对高端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支持,百强企业加大高端改善类产品推出比例,140—200平方米改善类产品及200平方米以上高端类产品需求均大幅增长。

  与此同时,百强企业加大了对“好房子”建设的投入,产品力高的项目不仅可以吸引更多潜在买家,还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更容易实现资金快速回笼。

  偿债压力持续,行业面临挑战

  尽管市场出现修复迹象,但房地产行业仍面临深度调整压力。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净利润下降显著,盈利能力连续多年下降,接近零利润。

  在行业盈利承压的同时,百强房企的经营安全也面临挑战,偿债能力趋弱,现金流压力增大。数据显示,百强企业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均值均有所上升,现金短债比均值有所下降。

  在土地市场方面,政府推地信心不足,全国土地市场表现平淡,土地成交规模继续回落。然而,百强企业仍保持精准投资、聚焦重点城市的战略,一线城市拿地占比提升明显。

  中指研究院指出,百强企业高度聚焦重点核心城市,城市间分化加剧。未来,随着市场环境的进一步变化,百强房企将继续调整市场布局和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