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短期调整引关注,专家称中期利多因素支撑“债牛”
AI导读:
本周重要会谈结果对债市表现构成扰动,但机构对债市后续走势不悲观。专家指出,后续债市定价逻辑或重新聚焦基本面变化,若数据不及预期,债市存在修复空间。中期内,仍有不少利多因素支撑债牛持续演绎。
新华财经上海5月14日电(记者杨溢仁)本周,重要会谈结果对债市表现构成了扰动,但各机构对债市后续走势保持谨慎乐观。债券市场的短期波动引发了广泛关注。
大部分受访业内专家认为,2025年市场波动加剧,突发利好或利空消息将迅速被市场定价。后续债市的定价逻辑或将重新聚焦于基本面变化。4月信贷与经济运行数据作为两张尚未揭晓的重要“答卷”,若数据不及预期,债市有望迎来修复机会,近期跌幅较大的品种或将更为受益。
债市短期快速调整
对于债市而言,关税的超预期阶段性结果影响了各机构的风险偏好。在关税利空一次性出清的背景下,5月12日午间,中长久期利率债迎来全面且显著的调整,5年及以上期限国债收益率普遍上行5BP至6BP。截至5月12日收盘,10年、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达到1.68%、1.94%。
那么,本轮“债牛”行情是否将就此终结?记者采访发现,对后市持乐观态度的机构仍占主流。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指出,与历史定价相比,结合4月2日(对等关税落地前)收盘情况,当时10年、30年期国债活跃券的利率分别收于1.79%、1.99%。若考虑期间经历了10BP的政策利率降息,参考值需调整为1.69%、1.89%。这意味着债市定价回到了“原点”,部分30年期品种利率甚至存在超调情况。此外,与关键点位相比,现阶段监管层对超长端利率的合意定价或锚定“OMO+50BP”,即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90%,当前超长债收益率已接近此线。在降息落地及资金中枢大幅下移超20BP的背景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难以回到3月的高点水平,上行突破1.70%后将面临明显阻力。
安佑基金研究观点认为,本轮会谈更多是双边激烈博弈后的阶段性平衡,而非分歧的实质性解决。外部环境依旧严峻,基于经济基本面承压的判断,“债牛”逻辑尚未逆转,收益率上行空间有限。
中期仍有利多支撑
受访业内专家普遍认为,2025年市场波动加剧,突发利好或利空消息将迅速被定价。后续债市的定价逻辑或重新聚焦于基本面变化。4月信贷与经济运行数据作为关键指标,若不及预期,债市有望迎来修复机会。
事实上,现阶段仍有不少利多因素支撑“债牛”行情持续。贸易缓和背景下,后续针对特定行业加征关税的情况值得关注。此外,本次谈判结果虽超预期,但所涉关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仍属高位。在世界银行和IMF等纷纷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外需面临趋势性回落的背景下,关税调整对基本面的影响不容忽视。基本面环境对债市仍友好。
华泰证券研究所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表示,关税调整将关税情景从一个极端位置拉回到阶段性相对乐观的情景。在情绪修复后,市场仍面临后续谈判过程的不确定性。市场隐含的预期很重要,缓和可期、反复难免。
就货币宽松预期而言,美国经济衰退压力加大,下半年大概率启动降息。中美双方货币政策周期料将趋同,为我国再度宽松创造条件。在4月初关税加码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79%下行至1.63%,变化幅度为16BP。目前基准利率已下调10BP,1.70%将是重要阻力位。中期内,债市运行环境向好,建议把握调整后的入场机会。
截至5月13日收盘,银行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小幅波动。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3M期限稳定在1.41%;2年期收益率下行2BP至1.42%;10年期收益率回落2BP至1.67%。
短期不宜轻举妄动
在中美关税博弈背景下,债市定价逻辑或发生变化。资金利率中枢稳定并向政策利率收敛时,中短端品种仍有一定支撑。而在外部风险缓释、出口预期修复和风险偏好提振的情况下,债市长端或面临波动调整压力。短期内曲线形态或呈现陡峭化走势。
民生证券研究院固收首席分析师谭逸鸣建议,基于关税政策反复的风险及国内经济修复基础有待巩固,尽管债市面临逆风压力,需保持谨慎。但当10年期国债利率进入1.7%至1.8%区间时,各机构仍可把握交易做多的机会。
张继强推荐继续关注中短端具有正Carry的品种,如3年至5年期城投债和二永债。至于长端、超长端利率债,建议等待调整中的增持机会。本轮关税调整影响尚未在债市中充分演绎,短期内不排除股市走强带来赎回扰动。叠加本周利率债供给量较大,建议待10年期国债利率进入1.7%至1.8%区间、30年期国债利率达到2.0%以上时,再关注介入机会。
中金公司更为乐观地判断,考虑到二季度起利率债供给压力减弱及央行降准、降息及重启购债操作的可能,多因素将推动债市利率快速下行。建议投资者把握二、三季度的配置窗口,布局债券牛市行情。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