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债市“科技板”推出为科技创新企业注入资金活水,多家金融机构、创投公司、企业公布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计划,助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

在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债市“科技板”的推出作为一项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金融创新,将为科技创新企业注入资金活水,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速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地。

债市“科技板”相关政策发布后,5月8日,多家金融机构、创投公司、企业公布了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计划。金融机构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创投公司包括深投控、鲁信创投、无创业等;企业则涵盖了立讯精密、科大讯飞、牧原股份等。此外,中信证券、国泰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多家券商机构也位列发债名单之中。

首批发债企业名单已公布

截至发稿,已公布发行计划的企业中,国家开发银行计划发行不超过2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工商银行基本发行规模为100亿元,超额发行不超过100亿元;兴业银行拟发行金额为100亿元。

据悉,国家开发银行的2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分为三个品种,其中品种一计划发行60亿元,期限为2年;品种二计划发行100亿元,期限为3年;品种三计划发行40亿元,期限为182天。

从发行资金用途来看,银行等机构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创新业务的发展。例如,国家开发银行公告称,所募集资金将主要投放于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科技型企业,以及支持科创企业的日常经营周转。

券商机构也积极参与发债。5月8日,中信证券、国泰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多家证券公司已在上交所发布科创债发行公告,合计拟发行规模超过160亿元。

在企业发债方面,立讯精密拟发行1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期限为270天,所募集资金将用于偿还发行人存量债务及补充公司营运资金。京东方、万华化学、牧原股份、科大讯飞等企业也分别公布了各自的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计划。

创投机构方面,深投控拟发行合计1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期限分为3年和10年,所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向旗下母基金出资,投向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科创领域。

为科技企业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债券市场在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推出了包括科创票据、创新创业公司债券在内的多个科技创新大类品种。

随着债市“科技板”的落地,科技创新类债券有望迎来进一步扩容。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表示,科技创新债券相关政策的推出可以有效地缓解科创企业的融资难题,为科创企业提供除传统股权融资和银行贷款外的新的直接融资途径。

5月7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了《关于推出科技创新债券构建债市“科技板”的通知》,旨在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

该《通知》通过丰富支持主体范围、拓宽募集资金用途等多项举措,推动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引导金融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表示,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近期联合推出的科技创新债券支持政策,主要体现了拓宽融资渠道、激发创新活力等四方面的积极影响。

推动债市“科技板”高质量发展

在信用增进方面,债市“科技板”依托中国人民银行创设的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等政策性工具,采用多样化增信措施,分担债券的部分违约损失风险。

刘岩认为,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通过四重机制,精准破解科创债发行中风险与收益错配的核心难题,为债市“科技板”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