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债市“科技板”推出,将为科技创新企业注入资金活水,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多家金融机构、创投公司、企业公布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计划,合计拟发行规模庞大。此举将有效缓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在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债市“科技板”的推出具有深远战略意义,是一项重大的金融创新,将为科技创新企业注入资金活水,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债市“科技板”相关政策发布后,5月8日,多家金融机构、创投公司、企业公布了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计划。金融机构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创投公司包括深投控、鲁信创投、无创业等,企业则涵盖了立讯精密、科大讯飞、牧原股份等。此外,中信证券、国泰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多家券商机构也在发债名单之中。

首批发债企业名单已经出炉。

截至发稿,已公布发债计划中,国家开发银行计划发行不超过2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工商银行基本发行规模为100亿元,超额发行不超过100亿元,兴业银行拟发行金额为100亿元。

据悉,国家开发银行的2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分为三个品种,品种一计划发行60亿元,期限为2年;品种二计划发行100亿元,期限为3年;品种三计划发行40亿元,期限为182天。

从资金用途来看,银行等机构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均用于支持科技创新业务的发展。例如,国家开发银行公告称,募集资金将主要投放于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科技型企业,以及支持科创企业的日常经营周转。

券商机构也加入了发债行列。5月8日,中信证券、国泰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多家证券公司已在上交所发布科创债发行公告,合计拟发行规模超过160亿元。

在企业发债方面,立讯精密拟发行1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期限为270天,募集资金将用于偿还发行人存量债务及补充公司营运资金。京东方、万华化学、牧原股份和科大讯飞等也分别公布了各自的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计划。

创投机构方面,深投控拟发行合计1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专项用于向旗下母基金出资,投向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科创领域。安徽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也分别公布了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计划。

债市“科技板”为科技企业带来资金活水。

近年来,债券市场在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推出了包括科创票据、创新创业公司债券等在内的多个科技创新大类品种。随着债市“科技板”的落地,科技创新类债券有望迎来进一步扩容。

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表示,科技创新债券相关政策的推出可以有效地缓解科创企业的融资难题,为科创企业提供新的直接融资途径。科创债新政策使科创企业能够更便捷地通过债券市场获得资金支持,满足其研发、生产、扩张等资金需求。

5月7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推出科技创新债券构建债市“科技板”的通知》,旨在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

《通知》通过丰富支持主体范围、拓宽募集资金用途等多项举措,推动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引导金融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认为,科技创新债券支持政策的推出具有四方面积极影响:拓宽融资渠道、激发创新活力、完善资本市场功能以及促进产融结合。

债市“科技板”依托政策性工具,促进高质量发展。

在信用增进方面,债市“科技板”依托中国人民银行创设的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等政策性工具,采用共同担保等多样化增信措施,分担债券的部分违约损失风险。

刘岩认为,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通过四重机制,破解科创债发行中的核心难题,为债市“科技板”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