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自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支持发行科创债公告后,市场反响热烈,银行、券商等机构积极参与,科创债发行主体持续扩容。科创债的推出还标志着债券市场“科技板”的诞生,有助于建立多层次债券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强创新动能。

自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支持发行科创债有关事宜公告后,市场反响热烈,银行、券商、创投公司、科技公司等积极响应,纷纷参与科创债发行。据统计,目前已有超50家机构试水首批科创债,规模已突破800亿元。金融机构和股权投资机构在发行主体中占比约五成,且发行期限多以中长期为主。

科创债发行主体持续扩容

科创债,专为科技创新领域相关主体发行,或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发展的公司债券,自2022年5月正式推出以来,备受市场关注。5月7日,央行与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提出多项举措支持科创债发行,沪深北三大交易所也同步配发了相关通知。

此次政策不仅将发行主体扩容至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还鼓励地方政府提供贴息、政府性融资担保等支持措施,并支持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创设投资于科创债或挂钩科创指数的专项资管产品。这一政策引发了市场的积极响应,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机构纷纷公告发行计划。

银行方面,国家开发银行计划发行不超过200亿元科创债,工商银行发行规模达100亿元,超额发行不超过100亿元,兴业银行发行金额也为100亿元。创投机构方面,元禾控股、鲁信创投等超10家机构宣布启动发行,预计规模60亿元,君联资本、启明创投等机构也已进入注册通道。

金融机构发行的科创债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创新业务,如国家开发银行募集资金主要投放于科技型企业,国泰海通则通过股权、债券等形式专项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业务。此外,科创债还涵盖了部分民营科技企业,如农业银行承销的首批科创债中,就包括新希望集团、立讯精密等知名民营企业。

债券市场“科技板”崭露头角

值得一提的是,科创债的推出还标志着债券市场“科技板”的诞生。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指出,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进入新阶段,有助于建立多层次债券产品体系,更精准匹配不同生命周期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科创债发行主体的丰富和募集资金用途的拓展,也将进一步扩大科技金融服务覆盖面,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强创新动能。

中诚信国际认为,相关政策有利于提升债券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接受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科创企业投融资提供支撑。未来,科创债规模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