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债市调整中配置机遇显现,机构推荐聚焦长端利率潜力与高性价比品种。Q1货币政策报告强化流动性支持,预期年内降准降息。中美关税谈判望四季度末取得进展,风险资产回暖预期增强。

AI摘要:债市调整中配置机遇显现,机构推荐聚焦长端利率潜力(如10年国债)与高性价比城投债、二永债,子弹型组合策略更具优势;Q1货币政策报告强化流动性支持,预期年内降准降息,银行负债成本下行,存款利率下调可期,结构性工具助力内需;中美关税谈判望四季度末取得进展,关税或降至40%-50%,风险资产回暖预期增强,美元指数分化,新兴货币升值窗口开启。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1、债市调整配置策略

数据来源:Choice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债市维持多头趋势,长端利率有望突破区间震荡下沿,需等待基本面趋弱显性化。期间优选高性价比品种,抓住模糊行情确定性。中美关系变化若扰动债市,或为加仓机会。

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固收首席张继强:债市新趋势包括被动投资产品受重视、科创债扩容等。债市横盘三周,投资者心态纠结。货币政策积极信号释放,对债市尤其是短端有利。建议持有3、5年城投债、二永债,长端配置思路不变,超长地方债具性价比。

华福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徐亮:收益率曲线可能陡峭化,子弹型组合占优。利率下行空间有限,建议构建偏子弹型组合,优选流动性好品种。

2、Q1货币政策报告解读

财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孙彬彬:货币政策报告主旨包括积极呵护流动性、降低综合成本等。短期内量在价先,债市有利;中期内财政、信用投放未积极前,债市仍处有利位置。

国泰海通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唐元懋:货政报告传递信号偏谨慎,长债利率下行需更多催化剂。

中信证券宏观与政策首席分析师杨帆:货币政策或进入观察期,总量预留、结构调整与预期引导相结合。下半年可能降准降息,银行存款利率或下调,消费金融和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强化。

3、中美谈判展望

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美元霸主地位难撼动,美债信用稳固。中美谈判短期难有实质性进展,中国已做好防范准备。

中金公司研究部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刘刚:二季度关税谈判、减税等需见进展,否则市场或重新计入关税影响。建议博弈出口链和互联网成长。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预计二季度末关税有所降低,年底可能下调至40%-50%之间。

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周浩:中美贸易协议可能调整市场对美国通胀风险定价。美元指数表现纠结,新兴市场货币可能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