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行长透露债券市场科技板准备工作已完成,预计有近500家机构计划发行超30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此举将为科技创新企业注入动力,降低融资门槛和成本。同时,央行将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购买债券,与地方政府等合作分担违约风险。

 债市科技板即将亮相!央行行长潘功胜在今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债券市场科技板的准备工作已经圆满收官,预计有近5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这一举措将为科技创新企业注入强劲动力。

 此外,为了助力股权投资机构在科技板发行长期限债券,央行与证监会携手合作,借鉴2018年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成功经验,创新推出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该工具由央行提供低成本的再贷款资金,用于购买科技创新债券。同时,央行将与地方政府及市场化增信机构携手,采取多元化的增信措施,共同承担债券投资人可能面临的违约损失风险。

 目前,市场上由民营企业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相对较少,增信措施的应用也有限。业内人士指出,央行推出的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将有效降低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门槛和成本,进一步激发其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未来,担保机构或将为民营企业债券提供更多增信支持,积极探索债券市场直融增信与担保产品的创新。

 民企存续科创债余额占比低,信用增级应用待拓展

 在两会期间,央行行长潘功胜曾提出,将与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合作,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市场对这一举措寄予厚望,期待债市能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科创类债券的扩容。然而,科创债市场的制度优化与完善同样至关重要。

 中金公司固收研究团队指出,现有的科技创新类债券主要以国企和高等级企业为主。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考虑到债券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依然较低,科技板的供给可能仍主要来自国企和民营龙头企业。资质较弱的非龙头民营企业可能需要通过信用增信来完成融资,因此,监管在风险分担机制方面的创新备受关注。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存量科创类债券(主要包括科创票据和科技创新公司债)规模已接近1.91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了3000多亿元。东吴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李勇的研究显示,央国企发行的科创债存续余额占比超过90%,而民营企业发行的科创债存续余额占比仅为约4%。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投研》杂志上撰文指出,当前科创债券市场的信用增级措施应用较为有限,创新风险分担机制等安排还需观察未来政策的落实情况。未来,科创债券市场可能会加大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如CRMW等)和信用增级工具的使用力度,以降低科创债券的发行难度。

 债市科技板蓄势待发,500家机构拟发行3000亿科创债

 潘功胜在今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强调,央行将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购买科技创新债券。同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等合作,通过共同担保等多元化的增信措施,分担债券的部分违约损失风险,为科技创新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科创债券融资提供支持。

 潘功胜还透露了债市科技板的最新进展:“债券市场科技板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预计将有近5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表示,央行通过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征信机构等合作分担债券违约损失风险,将为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有效降低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门槛和成本,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同时,这也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与信心,加速多层次债券市场的发展,并强化资本市场的服务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

 对于构建多层次信用风险分散分担机制,评级机构联合资信相关负责人建议,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国家级融资担保基金等应加大对中小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充分探索合约类、凭证类、指数类信用衍生工具在债券中的使用,并对信用保护卖方提供适当激励,以调动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

 在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其中强调了民企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要完善民企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这将为债市科技板及科创债市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指出,近年来,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不断完善,但民企债券融资工具主要支持了大型民企,民营企业整体的信用风险依然较为突出。因此,在政策推动下,担保机构或更多地为民企债提供增信支持,加大债券市场直融增信实践与担保产品创新探索。

 构建适配科创企业特征的信用评估体系

 在科创企业信用评级方面,《民营经济促进法》提出支持信用评级机构优化评级方法,增加信用评级有效供给,为民营经济组织获得融资提供便利。这督促信用评级机构根据民营企业的特点完善评级方法、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更有效的信用评级供给助力信用风险的合理定价。

 联合资信工商评级一部技术总监李小建介绍,科创企业评级模型需引入能够体现科创特征及风险的评级要素及指标,使评级结果更贴合科创企业情况。例如:关注企业的技术水平、研发能力等科技创新实力、发展前景以及成长性;财务指标则需重点关注企业知识产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情况、企业的盈利能力、资金流动性等。

 中债资信企业与机构部负责人孙静媛建议,通过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债券、优化信贷服务、扩大股权投资、创设风险分担工具并强化保险保障,形成“债-贷-股-保”联动的全周期支持体系,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接力式资金支持。评级机构可以发挥专业优势,构建与科创企业特征适配的信用评估体系,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助力科技型企业融资。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