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5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房地产“白名单”贷款审批通过金额增至6.7万亿元,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7500多亿元。政策端与市场端双重利好释放,房地产市场或于二季度迎来更明显的复苏拐点。

5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目前,房地产“白名单”贷款审批通过金额增至6.7万亿元;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7500多亿元,其中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这一系列数据标志着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步回暖。

李云泽透露,将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涵盖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多个领域,以有效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助力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政策端与市场端的双重利好正逐步释放,房企化债进程有望加速,叠加城中村改造、存量资产盘活等政策推动,房地产市场或于二季度迎来更显著的复苏拐点。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强调,新模式中的好房子建设或住房项目规范落地将获得更多金融支持。

加快出台适配融资制度,助力房地产市场稳定

李云泽表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加快完善系列融资制度,指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融资稳定,强化对高品质住房的资金供给。这将有助于解决房企债务问题,促进房企转型,并助力购房需求释放。

严跃进认为,城中村改造、存量土地收储等工作也将得到更好的金融支持,有助于存量市场盘活。此外,随着销售端改善,行业到位资金也呈现明显改善。

房地产“白名单”贷款审批通过金额再创新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并作出系列部署。金融监管部门围绕房地产方面进行了积极部署,包括持续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等。

目前,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元,支持了1600多万套住宅建设和交付,有力保障了购房人合法权益。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7500多亿元,其中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增幅显著。

麟评居住大数据研究院首席分析师王小嫱指出,2025年新房销售量降幅收窄,行业到位资金改善明显。中国银行研究院亦认为,房地产投资边际改善,预计二季度基建投资加快增长,房地产投资拖累效应有望减轻。

然而,中国银行研究院分析指出,尽管楼市有所回暖,但部分房企风险出清仍需时间,资金链紧张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影响银行涉房类贷款质量。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