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18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成功试行国际中转“换单”业务,标志着深圳机场口岸国际航空货运中转模式取得新突破。该模式打破了传统空运国际中转限制,降低了物流成本,盘活了国际航班舱位资源。

4月18日,一批越南胡志明市启运的家具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顺利完成换单、换装不同航司航班后,成功转运出境。这标志着深圳首票国际中转“换单”业务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试行取得圆满成功,深圳机场口岸国际航空货运中转模式实现了新的突破。

据悉,空运国际中转“换单”模式是指货物通过两个或多个航司的航班接力运输,最终抵达目的地的创新运输模式。该模式打破了传统空运国际中转业务中总运单“一单到底”的限制,允许国内外企业根据自身需求优化进出境航班的组合,有效补充了直飞航班的运力,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还进一步盘活了国际航班舱位资源。

今年2月,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中国民航局联合发布了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的通知,支持航空口岸和航空公司发展国际货物中转业务,提高中转效率和服务品质。在此背景下,深圳海关积极响应,联合相关部门历经数月突破传统监管和安检模式的限制,针对国际中转“换单”业务推出了全新的监管保障方案,实现了国际中转货物的高效流转。

传统模式下,货物要实现国际中转,需经历繁琐的进港提货和出港交运流程,物流效率低下。为确保新模式的安全高效运行,深圳海关指导企业在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内设置中转货物前置作业区域,使中转货物的调拨转运全部在空侧完成,为企业节省了超过50%的时间成本。

为确保国际中转“换单”业务在深圳机场的顺利落地,深圳宝安机场海关与航空公司、货代企业进行了充分沟通,了解安检及运输保障需求,量身定制了保障方案。同时,海关还安排专人审核进出境舱单信息,做好入库、转库、出库等全流程监管工作,将海关监管嵌入物流作业环节,实现了货物中转的“零延时”。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