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加码投资上海,共谋未来发展
AI导读:
1900年,奥的斯在上海安装了第一台电梯。近年来,多家外资企业加大在上海的投资力度,将总部、研发中心落户中国市场。路易达孚、巴斯夫等企业纷纷表示,中国市场正成为其下一步布局的重点。面对关税战等挑战,外资企业不惧风浪,放眼全球市场,加速国产化进程,打造更加可持续、有韧性的供应链。
1900年,奥的斯在和平饭店安装了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台电梯,开启了其在中国百余年的辉煌历程。另有两部1911年安装的奥的斯电梯,至今仍在外滩华尔道夫酒店服务。奥的斯中国区总裁罗小莉对此深感自豪,并表示上海将继续是奥的斯面向未来的重要选择。
今年3月底,奥的斯中国区总部正式搬迁至浦东前滩新址,标志着奥的斯深度融入上海城市发展,推动电梯智能化产业升级的新征程。
据浦东方面消息,近年来,多家外资企业加大在上海的投资力度,将总部、研发中心等关键环节落户中国市场。尽管国际经贸格局变化带来一定影响,但这些企业认为“危中育机”,中国市场正成为其下一步布局的重点。
2023年,全球农产品、食品贸易与加工企业路易达孚在浦东设立了全球研发中心,此前已将北亚区投资型总部设于浦东。该研发中心利用尖端技术,加速产品开发和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多元化、高附加值的产品。
路易达孚选择上海有其必然理由。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金融开放政策为其核心贸易业务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上海出台的《大宗商品贸易转型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旨在将上海打造成全球大宗商品贸易重要枢纽,这将解决大宗商品跨境企业面临的金融市场分割问题,助力企业规避经营风险,确保供应链稳定。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这是众多外资企业在全球贸易环境中的共识。巴斯夫大中华区总部自2012年落户浦东以来,持续深化在华业务,浦东基地已从单一生产基地转型为集研发、生产、市场与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基地,推动下游行业蓬勃发展。
佛瑞亚海拉中国区电子事业部执行副总裁白彬毅表示,上海海拉电子自1995年落户浦东以来,员工数量已近1700人,其中研发人员超过500名。近年来,企业销售额和营业额翻倍,生产、智能追溯、仓储自动化率大幅提升。同时,依托技术创新,助力客户绿色转型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面对关税战等挑战,外资企业不惧风浪,放眼全球市场。佛瑞亚海拉加速国产化进程,应对关税政策影响。路易达孚则早在全球贸易战时便开始布局全球市场,打造更加可持续、有韧性的供应链。目前,路易达孚已加大全球布局比重,奥的斯也在深耕国内市场方面找到路径,其研发的超级电梯Smart Cab在上海开发并落户浦东美术馆,成为全球首台安装使用的超级电梯。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