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南通楼市降温,新房市场成交量环比下降约14%,同比下降约26%,去化周期约为20个月。政府出台多项政策优化措施,包括支持地方国有企业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等,以应对库存压力。

  本报记者郭阳琛张家振南通报道

  作为环沪城市,南通市曾是房地产投资界的“宠儿”,2022年之前“千人摇”“日光盘”频现,但此后随着整体市场下行而降温明显。南通市主城区绿城·桂雨朝阳项目便是一个缩影。

  该项目2022年拿地楼面价约为1.15万元/平方米,2023年开盘备案价最高超2.5万元/平方米。如今,一期项目已经交付,但二期小高层价格已经跌破1.6万元/平方米,整体去化率才刚刚过半。南通市区新房市场亦不容乐观。据新知南通研究院统计,2025年3月,南通市区在售主力新房项目有53个,共计成交备案约409套,环比下降约14%,同比下降约26%。截至2025年3月底,南通市区新房库存约9866套,最新去化周期约为20个月。

  记者调研发现,在位置更为偏远的金沙湾板块,有些项目的新房售价甚至已低至拿地楼板价。金沙湾板块还有14宗已拍未入市地块,土地面积共计约83万平方米。若这些存量房源加入“价格战”,将对板块去化带来进一步冲击。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表示,南通市在消费端出台的楼市政策已经比较丰富,后续应在供应端继续发力。对于去化困难的板块,地方政府应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为安置房源,并加快盘活存量土地。

  南通楼市降价潮

  绿城·桂雨朝阳项目置业顾问钱鑫(化名)介绍,以21号楼一套约129平方米的房源为例,备案价高达280.3万元,单价2.17万元/平方米。如今,各种优惠叠加后总价仅204.6万元,均价1.58万元/平方米。降价幅度比两个首付还多。

  南通楼市降温明显,绿城·桂雨朝阳项目在2023年正式入市,但折扣力度并没有打动太多购房者。入市两年多时间以来,绿城·桂雨朝阳整体去化率才刚刚过半。今年上半年,南通市还有1.5%的购房补贴,看房者也多了起来。

  二手房市场亦低迷,2025年2月,绿城·桂雨朝阳首套二手房成交单价仅约1.51万元/平方米,不仅远低于项目一期新房成交均价,也低于二期在售新房优惠后的价格。现在一般的住宅产品建造成本最低需要4000元/平方米,精装修成本约为1500元/平方米。而绿城·桂雨朝阳地块楼面价为11483元/平方米,均价需卖到17000元/平方米才能回本。项目备案价每个约20万元的车位,预计将降到11万元以下销售。

  “面包比面粉便宜”

  2025年以来,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楼市复苏,但南通市尚未见到“小阳春”。通州区金沙湾板块便是典型案例,过去5年,金沙湾板块共出让16宗地块,目前仅2宗地块入市。万科燕语光年销售均价1万—1.2万元/平方米,当年顶着限价1.9万元/平方米的光环入市,现已降至约1.4万元/平方米。

  卢文曦分析认为,这类位于城市新兴板块的大盘,主要受众群体是非本地居民。但这类板块导入的产业有限,从而导致商业、医疗等配套难以快速落地,加大了项目去化难度。

  南通市也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2024月6月,南通市印发通知明确了10条针对房地产政策的优化措施。其中一条提出,支持地方国有企业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2024年8月,针对通州区金新街道西北片区200余户村民的搬迁安置工作,当地除了货币补偿方案外,还将东时区项目纳入安置小区的选择项。该项目为现房,因此受到不少搬迁村民青睐。

  金沙湾板块还有14宗已拍未入市地块,面临“入市即亏损”难题。自然资源部、财政部发布通知,旨在更好支持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开展土地储备工作,有效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等。中指研究院研报分析称,收购存量闲置土地已成为今年房地产“稳投资”的关键举措。

  卢文曦表示,消化如此大的存量很难,需要当地政府助力:一方面停止板块的土地供应,并推动政府收储将存量商品房作为安置房;另一方面可以使用专项债券回购存量闲置土地。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