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推进城中村改造,房票安置模式成新趋势
AI导读:
多地正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探索房票安置、以购代建等新模式,力求激活市场需求,加速房地产去库存。深圳市发布《关于规范城市更新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旨在从多维度规范城市更新,保障存量项目顺利推进。一线城市正积极探索房票制度,预计城中村改造项目将继续放量,带动更多购房需求入市。
当前,各地正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探索房票安置、以购代建等新模式,力求激活市场需求,加速房地产去库存。3月26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关于规范城市更新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自2025年4月9日起施行,旨在从计划、规划、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多维度规范城市更新,保障存量项目顺利推进。
合一城市更新集团副总经理肖巍指出,此新政对深圳城市更新意义重大,可概括为“控增盘存”,即控制新增计划,盘活存量项目。控增方面,侧重于工改普通工业及保障性住房项目;盘存方面,则聚焦城中村改造拆建比规划、引入第三方实施主体变更支持、税收优惠减免、资金监管优化、房票安置补偿及拆迁签约占地95%后的改造范围调整等,多方面推动存量项目盘活。
其中,《意见》强调推动多元化安置补偿,建立房票制度,探索城市更新项目补偿安置新路径。房票即城中村改造时,被拆迁人房屋安置补偿权益货币量化后,由区政府指定单位出具的购房凭证,可在特定时间、地域内选购商品房。深圳政府工作报告已明确提出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加大城市更新项目盘活力度,稳妥有序实施房票安置制度。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超过30个城市探索房票安置补偿模式。漳州已启动“房票”安置,龙文区东屿片区04地块成为首个试点。与产权调换、货币补偿相比,房票拓宽了安置渠道,为被征收人提供更多购房选择。广州是首个推行“房票”安置的一线城市,去年11月发布通告,房票可购买全市范围内可售新建商品房。
一线城市正积极探索房票制度。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在新形势下,一线城市推进房票政策意义重大。一季度楼市回稳向好,房价率先回稳,市场基本面强劲,有助于发挥房票功能,增强购房者持房票选房的意愿,提升房票吸引力,发挥政策工具效应。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多地今年城中村改造工作关键词为“加力实施”“加快改造”“加力推进”,预计2025年城中村改造项目将继续放量,结合货币化安置、房票安置,或将带动更多购房需求入市。
(文章来源:数据宝)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