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以来,中央及相关部门多次部署,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政策推动下,市场逐步迈向平稳轨道。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表示,近两年房地产严调控政策已转向放松,销售降幅收窄,一线城市房价企稳。房地产经历三年深度调整,但已看到多方面积极变化,如旧城改造带来存量需求,专项债用于收储工作,国家对保交房工作大力支持。

  本报记者梁宝欣广州报道

  2024年以来,中央及相关部门多次部署,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持续加码,其中5.17和9.26两轮政策尤为关键。房地产市场在政策推动下,正逐步迈向平稳、健康的发展轨道。

  在2025年观点年度论坛上,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阳光保险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表示,近两年房地产严调控政策已明显转向放松,各种限制投资、消费的政策已全面调整,旨在促进、支持、保障房地产健康稳定发展。市场方面,销售降幅收窄,一线城市房价企稳,土地成交活跃,标志着这一轮深度调整已近尾声。

  3月20日,2025观点年度论坛在广州举行,以“筑底:增长的象限”为主题,汇聚房地产、金融、产业、科技、消费等领域龙头企业及创新者,共探新周期经济与行业发展新模式。

三方面的深度变化

  邱晓华指出,中国经济正处于关键发展期,2025年或迎来新的发展期,但需克服疫情、外部冲击、结构调整等困难。人口结构、发展条件、资源压力等内外因素均发生变化,经济面临爬坡过槛阶段,需努力保持5%的GDP增长。

  他强调,房地产黄金时代已过,现处后黄金时期,应转向存量优化、盘活、价值提升阶段。房地产经历三年调整,出现三方面深度变化:销售面积下滑近半,房地产投资下降三分之一,新开工下降超六成;全国房价平均下滑三分之一;商品房住宅库存高位,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压力大。

  房地产行业的大幅调整拖累了经济增长,加剧了失业率和地方财政压力,导致居民财富缩水近40万亿元。这与当下消费不振也息息相关。

积极改变

  邱晓华表示,虽需更多工作实现房地产形势改观,但已看到多方面积极变化。旧城改造将带来近1亿平方米存量需求;约3000亿元专项债用于收储工作,产生显著效益;国家对保交房工作大力支持,扩大白名单范围,助力“止跌回稳”。

  邱晓华还指出,国家明确“好房子”四大标准为安全、舒适、绿色、智能,将打开房地产全新局面,带来新变化。房地产深度调整阶段即将迎来重大转变,我们应凭借确定性工作,积极应对不确定因素,实现房地产领域的凤凰涅槃。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