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新趋势:银发经济助力解决失能失智老人照护难题
AI导读:
2025年全国两会提出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居家养老成为首选。银发经济为提升服务质量提供新契机,但失能失智老人照护仍面临挑战。政府、社会需共同承担责任,科技参与助力居家养老。家庭适老化改造成为老年人重点需求之一。
继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首要选择,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超过9成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强调了居家养老的基础性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居家养老并不意味着家庭需独自承担全部责任,而是需要社会与市场的共同参与。近年来,银发经济蓬勃发展,为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带来了新的机遇。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发展银发经济应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的问题,重点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和医养结合能力的提升。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南都银发经济工作室举办了主题为“挖掘银发消费潜力,解锁居家养老需求”的线上沙龙,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养老领域学者及从业者共商老年人安居享老之道。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全国政协委员:失能失智老人照护需社会多层次参与
过去一年中,不少报道揭示了失能失智老人家庭的困境。“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居家养老服务如何为这些家庭提供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林敏洁院长持续关注养老议题,她呼吁社会应多层次参与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工作,共同承担责任。她建议政府完善法律保障与行业规范,加强对长期照护服务机构的监管,并推动长期照护体系建设。同时,鼓励民间机构将照护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
林敏洁还强调,应加强长期照护专业人才培养,提升养老服务行业的吸引力。
沙龙中,嘉宾们讨论了科技在居家老人照护中的重要性。《意见》提出探索为居家失能老人建设具有连续、稳定、专业服务功能的家庭养老床位。中国人民大学杜鹏院长表示,这要求配备智能设备,实时监测老年人生命体征。

在重庆高新区白市驿镇驿站社区,养老服务站工作人员上门检查老人智能设备。
家庭购买服务负担重
提升服务、降低成本,居家养老服务如何可及?
有观点认为,居家养老服务价格高、质量参差不齐。如何提升服务质量并降低成本?
于波在山东济宁经营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他表示企业已建立监督与反馈机制,确保服务质量。
杜鹏认为,政府应加强平台建设,公开透明需求与服务信息,优化对接,并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监督。同时,国家正加快建设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减轻家庭负担。
养老服务体系存在区域差距,中小城市及农村养老存在短板。林敏洁呼吁普及“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整合服务。邓立邦表示,智能设备需降低成本,以推广至农村。
白岩松表示,农村养老虽难但有解决方案,已有地方探索出可行模式,如山东试点企业经营农村土地,将收入用于养老。他呼吁地方积极实践,快速推广优秀做法。

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海北街道狮城社区为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近四成跌倒发生在家中
家庭适老化改造如何为老人扫除障碍?
中疾控数据显示,近四成跌倒发生在家中。杜鹏表示,家庭适老化改造是老年人的重点需求之一。吕世明会长表示,改造应追求高质量,根据老人习惯与家庭环境个性化、系统化进行。
吕世明建议,改造服务应提供多档收费标准,避免无用装饰,提升老年人体验感。企业应依据使用者体验调研,寻找统一标配需求。
科技也在助力老年人居家生活,邓立邦介绍了一款检测跌倒设备,识别准确率高。他还表示,AI技术仍有进步空间,如语音识别技术应更精准地适应老年人。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关键词:居家养老、银发经济、失能失智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