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首批科技创新债券火速上线,债市“科技板”正式落地,为优质科技主体提供资金直通科技领域的大门,长期则提供科技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新途径,激发金融资本对科技企业的价值发现和资源配置。首批36家企业公告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达210亿元。

随着首批科技创新债券火速上线,债市“科技板”正式扬帆启航,标志着我国科技金融进入新纪元。科技创新债券短期内为优质科技主体吸引关注,开启债市资金直通科技领域的大门;长期则提供科技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新途径,激发金融资本对科技企业的价值发现和资源配置。

科技创新债券上线亮点

债市“科技板”从政策酝酿到落地仅用时两月。3月5日,《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科技创新债券;次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透露将推出“科技板”;5月7日,央行与证监会联合公告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当晚,交易商协会发布通知,明确债市“科技板”落地。5月9日,首批36家企业公告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达210亿元,覆盖北京、上海等10省份,涉及集成电路等多个前沿领域。

债券市场“科技板”的推出,开启了科技金融新篇章,构建“政策—市场—企业”良性互动体系。目前已有约23家储备项目,包括15家科技企业和8家股权投资机构。

交易商协会将持续联动各方,扩大产品影响,丰富项目储备,推动债市服务科技创新。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强调,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需持之以恒。

助力“硬科技”成长

债市“科技板”支持科技型企业与股权投资机构,助力“硬科技”成长,吸引长期资本。多家受访企业和机构表示,科技创新债券降低了融资成本,增加了资金来源。

对科技型企业而言,科技创新债券是关键资金融通桥梁。吉利控股相关负责人称,该债券能降低资金成本,助力研发。

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兼CFO表示,科技创新债券期限更长、成本更优,有助于公司调整负债结构和加大研发。

对股权投资机构而言,科技创新债券破解了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元禾控股相关负责人称,该债券提供了新的融资方式,缓解了募资难。

东方富海创始人、董事长认为,科技创新债券为创投行业提供了资本长效供给机制。

中介机构迎来新机遇

科技创新债券推出,为中介机构带来新机遇。科技型企业与股权投资机构需要适应性评级方法。中债资信根据两类主体特点,形成针对性评级体系,准确评价信用风险。

同时,主承销商或迎来更多业务机会。工商银行在首批36个项目中担任12个主承销商,资金投向半导体等领域,创新发行“绿色两新科技创新债券”,结合科技金融、绿色金融。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