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东财基金固收投资总监宝音分享其八年一线交易经验,解析投资哲学与市场洞察。他强调择时、回撤控制与机动性是驾驭风险的核心能力,提出债市投资需顺应市场趋势,利用国债期货等工具进行风险管理。

  在债券市场的波涛中,择时、回撤控制与机动性被视为驾驭风险的核心能力。这些能力对于东财基金固收投资总监宝音来说,是他八年一线交易经验的结晶。

  作为资深投资专家,宝音以其历经牛熊考验的方法论,始终坚信“投是检验研的唯一标准”。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他如何平衡短期避险与长期收益?又如何通过团队协作与策略协同实现产品的抗风险能力?近日,财联社记者与宝音进行了深度对话,解析其投资哲学与市场洞察。

  从交易员到基金经理,宝音始终将实战视为投研的试金石。无论是团队管理的差异化设计,还是对市场信号的敏锐捕捉,其方法论始终围绕“顺势”展开。他强调,在债市低收益率与复杂宏观环境的交织下,应以机动性应对变化,以回撤控制守住底线,最终在趋势中寻找确定性。

  宝音观察债市转向主要依赖两大信号:通胀与房价连续三个月回升。由于国内债基缺乏对冲工具,久期与杠杆调整成为关键,而执行力则是平衡二者的核心。

投研合一:实战中检验的核心理念

  宝音的投研生涯始于交易一线。2016年,他转战昆山农商银行,直接管理账户与头寸的经历,让他深刻理解到“投”是检验“研”的唯一标准。这种理念贯穿其职业生涯,尤其在利率债投资领域,逐渐凝练为三大关键词:择时、回撤控制、机动性。

  择时能力被视为投资的基础,它背后是对市场的深刻理解。然而,市场无常胜,回撤控制的重要性由此凸显。宝音认为,观点或操作错误时,回撤控制决定了损失最小化,确保永不被市场淘汰。机动性则是对抗市场惯性的关键,它要求以灵活视角看待趋势变化。

  2025年债市调整期间,东财瑞利通过预判资金面紧张、权益市场风险偏好抬升等信号,迅速降低久期与杠杆,成功规避风险。宝音认为,短期避险与长期收益并非对立,做好每一次避险操作,正是长期收益的保障。

团队协同:差异化战术与统一战略的融合

  东财瑞利由三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宝音将其总规模分为三个“盘子”,根据每位成员的特点分配不同风险偏好与操作空间。他鼓励基金经理按自身观点独立操作,避免观点趋同,但战略层面则高度统一,每位基金经理必须贯彻择时、回撤控制、机动性三大认知。

  宝音对于国债期货这一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有着独到理解。他首次提出区分中期对冲与短期避险的理念,强调前者需在期货升水时做空相对高估品种,后者则需紧盯市场情绪,及时平仓避免反弹风险。

市场前瞻:震荡中的顺势逻辑

  宝音认为当前债市横盘震荡后“上涨为阻力最小方向”。他提出中美贸易摩擦、内需反弹的不可持续性以及10年期国债突破1.6%的潜在空间作为依据。同时,他提出债市转向需观察通胀与房价连续三个月回升这两大信号。

  谈及衍生品市场的影响,宝音肯定了国债期货对机构投资者的价值,但对于普通投资者持谨慎态度,建议通过债券型基金间接参与利率债市场。

  宝音用“顺势而为”总结其投资哲学。在他看来,顺势而为不仅是操作准则,更是对市场本质的敬畏。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