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5月9日,国家开发银行成功发行首批三只“科技创新债券”,总规模200亿元,旨在支持科技型企业及高技术制造业等。这是强化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的重大举措,将引导资金更高效投向科技创新领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5月9日,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国家开发银行成功发行首批三只“科技创新债券”,总规模达200亿元。这批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三家金融基础设施机构发行,旨在支持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科技型企业,以及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科技创新债券, 国开行, 科技型企业, 债券发行]

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是强化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的重大举措。国开行表示,这次发行不仅是其参与培育支持科技创新金融市场生态的尝试,也是我国债券市场融资工具的一次重大创新。此举将引导资金更高效、便捷、低成本地投向科技创新领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科技创新金融, 债券市场, 产业转型升级, 融资工具]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的公告精神,国开行迅速启动发行工作,灵活选择发行方式和融资期限,创新债券条款,以组合形式发行“固息债+浮息债”“招标发行+直接发行”“中期+短期”的债券,满足投资人多元化需求,匹配资金使用特点。其中,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招标发行2年期DR浮息债60亿元,上海清算所招标发行3年期固息债100亿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创新直接发行182天贴现债40亿元,发行利率分别为1.47%、1.35%、1.17%,认购倍数分别为4.51倍、4倍、5.04倍,获得广大投资人踊跃认购。[债券条款, 发行方式, 投资人需求, 资金使用]

国开行表示,未来将在中国人民银行和科技部等部委的指导下,不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产品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以更优质高效的“开行服务”支持科技创新,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