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中国人寿公告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开展“南向通”债券及香港互认基金投资的议案》。多位业内人士分析,中国人寿或在为开展相关投资而做准备。债券“南向通”有望扩容至非银机构,包括保险公司,这将有助于优化资产配置,提升投资表现。


保险机构参与债券“南向通”有望迎来新进展?这一动态备受市场关注。

近日,中国人寿发布公告,该公司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多项议案,其中特别提到《关于开展“南向通”债券及香港互认基金投资的议案》。这一举动被多位业内人士解读为中国人寿正在为开展相关投资做积极准备。

债券“南向通”将扩容至非银机构的政策动向,自今年年初以来便备受瞩目。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此前宣布了深化两地金融合作的新举措,其中包括优化扩容债券通“南向通”的安排,旨在进一步扩大合资格境内投资者的范围。

据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透露,中国人民银行已原则上同意将债券通南向交易扩大到非银行金融机构,这将使中国的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能够购买全球债券,满足其多元化投资需求。

债券通作为境内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基础设施机构连接,买卖两个市场交易流通债券的机制安排,对于促进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南向通”允许境内投资者通过该机制投资于香港债券市场,自2021年9月正式上线以来,已实现了我国债券市场的“南北双向”互联互通。

然而,“南向通”对投资者类型及使用额度有较严格限制。目前,仅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和QDII/RQDII可以通过“南向通”开展境外债券投资,且实行限额管理。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被放行参与债券“南向通”将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利好。在国内利率下行的市场环境下,险资投资业绩承压,境外资产配置需求迫切。若能够参与债券“南向通”,保险公司将增加投资香港债市的渠道,有助于优化资产配置,提升投资表现。

市场普遍预期,保险机构参与债券“南向通”初期可能不会大范围放开,而是从部分机构试点开始。但随着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的不断深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债券通“南向通”有望在促进跨境资本流动、推动金融市场开放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外,中国人寿的董事会还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香港互认基金的议案。香港互认基金是指依照香港法律在香港设立、运作和公开销售,并经中国证监会注册在内地公开销售的集体投资计划。随着相关政策的放宽,香港互认基金也吸引了不少机构的关注。

尽管目前保险公司对香港互认基金的投资尚不多,但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国人寿的这一举动可能意味着该公司正准备加大对此类基金的投资力度。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