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年内首次降息降准,债市长短端表现分化。未来债市走势将围绕资金面边际缓释逻辑继续配置,短端利率、短久期信用债等有机会。降息降准政策对债市影响深远。

5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年内首次打出降息降准“组合拳”。自5月8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至1.40%。自5月15日起,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预计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此举旨在进一步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降息降准消息发布后,债市长短端表现分化。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震荡上行,而短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则下行。分析人士指出,基本面和货币政策环境利好债市,短端或下行,但长端已部分定价降息预期,因此利率上行。

债市表现“平淡”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介绍,将进一步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出一揽子措施,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逆回购操作利率等,以增强信贷供给能力。

在数量型政策方面,预计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在价格型政策方面,下调逆回购操作利率,预计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在结构型政策方面,推出多项创新举措,支持科技创新和服务消费与养老。

近日,债券市场表现平淡。30年期和10年期国债期货曾持续下跌,但随后快速修复并保持震荡。2年期国债期货也整体保持震荡。

对于债市走势,分析认为,4月债市小幅震荡,月末受换券行情和PMI数据带动,10年期国债利率接近年初低点。5月政策出台后,债市长短端分化,资金利率或进一步下降。货币市场利率方面,降息后资金价格波动区间或再度跟随下行。

东吴证券认为,短端利率对流动性更敏感,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和降息带来的资金成本降低均有利于短端。长端利率则走出利多出尽行情,抢跑的长端利率上行修复。

后期债市怎么走?

目前债市震荡背后,利空与利多因素交织。市场逐步对关税影响钝化,同时货币宽松和财政发力预期扰动情绪。对于后期表现,中信建投认为,降息幅度小于预期,显示市场解读为“短时间内再度降息概率降低”。短端逻辑更强,降息叠加降准带来的资金面缓释均指向做陡曲线。

东吴证券表示,长期来看,利率下行进行时,但需时间消化降息预期。当前收益率蕴含降息空间,需等待进一步降息消化。若出现政策推动的“股债跷跷板”,建议合理布局。

西部证券认为,基本面和货币政策环境利好债市,后续市场主线或为关税谈判和基本面数据,建议保持仓位与久期,关注地方债配置、信用利差收窄等机会。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中国人民银行的降息降准政策对债市影响深远,市场反应分化。未来债市走势将围绕资金面边际缓释逻辑继续配置,短端利率、短久期信用债等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