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落地,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大融资支持。金融管理部门推出“科技板”,创设政策性工具,构建“股债联动”体系,有效匹配科技企业融资需求。预计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产业,缓解股权投资行业筹资困境,提振资本市场信心。

  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落地,这一创新举措将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大的融资支持。

  业内专家指出,针对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和股权投资机构投资特性,金融管理部门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并创设政策性工具,以科技创新债券为核心,构建“股债联动”的综合支撑体系。这将有效匹配科技型企业各阶段的融资需求,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向早期、小型、长期及硬科技企业,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助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债市“科技板”强化科技企业融资支撑

  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构建适应科技创新的科技金融体制提出了明确要求。业内专家表示,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多元化融资体系正在加速形成,但与科技创新需求相比,金融供给仍存在一定差距。

  债券市场凭借筹集规模大、成本低、期限长、投资者众多、市场成熟度高等特点,成为科技创新的高效、便捷、低成本增量资金来源。目前,我国债券市场总规模已达183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

  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中国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等部门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透露,债券市场“科技板”的相关政策和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业内专家表示,债券市场“科技板”聚焦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加大对具有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和科技型企业融资支持力度。预计重点支持的科技产业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

  同时,债券市场“科技板”对股权投资机构的支持备受市场关注。过去,股权投资机构在募资、投资、退出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通过债券市场等渠道募集资金,有利于减少对政府性资金的依赖,提升投资效率。

  科技创新债券机制设计亮点纷呈

  金融管理部门将大力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优化发行注册流程,完善增信支持,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接力式”金融服务。

  为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相关公告,提出多项措施,包括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人可灵活设置债券条款,鼓励发行长期限债券;优化债券发行管理,简化信息披露,创新信用评级体系,完善风险分散分担机制;鼓励地方提供贴息、担保等支持措施。

  债券市场“科技板”、科技创新债券在机制设计上亮点颇多。考虑到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高投入、长周期的特点,金融管理部门在进行制度设计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排,以提升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效率和融资可得性。

  在投资方面,金融管理部门鼓励金融机构、资管机构、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养老金等积极参与投资,鼓励创设与科技创新债券指数及相关指数挂钩的产品,扩大投资者范围。同时,优化科技创新债券做市机制,提供专门的做市报价服务,建立承销、做市联动机制,减免科技创新债券基础设施服务费用。

  业内专家认为,推动科技创新债券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支持力度,预计能产生多方面积极效果,如缓解股权投资行业筹资困境,提振资本市场信心,支持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

  业内专家表示,相关政策发布后,有望带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推动私募股权融资市场与股票发行交易市场良性循环。通过为股权投资机构提供中长期稳定资金,有效促进股性资金增加对企业成长的陪伴,提升对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

  据潘功胜透露,初步统计,有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预计后续将有更多机构参与。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创设了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中国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购买科技创新债券,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等合作,通过共同担保等多样化增信措施,分担债券的部分违约损失风险,为科技创新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科创债券融资提供支持。

  成功发行科技创新债券需要各方合力,尤其是科创产业发达地区地方政府部门的政策合力。业内专家建议,地方政府可依托自身财力,通过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或出台其他优惠政策措施,为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提供贴息、政府性融资担保等支持措施,共同推进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金融机构也可创设市场化增信措施,与政策工具共同为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提供支持。

  为进一步激励市场参与主体投资科技创新债券,金融管理部门将科技创新债券纳入金融机构科技金融服务质效评价。

  业内专家建议,指导科技要素密集地区将科技创新债券投资、承销、发行等指标纳入对金融机构科技金融服务效果评估机制,促进重点地区金融机构做好科技创新债券相关工作;同时,建立全国性银行科技金融服务质效评价定期通报机制,引导重点金融机构加大科技创新债券投资、承销和发行力度。

  未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将持续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支持机制,引导债券资金更高效、便捷、低成本地投向科技创新领域,提升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能力。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