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试点以来,多家商业银行积极响应,落地首批科技企业并购贷款业务,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集聚。银行加强风险控制,提升对科技企业的评价与服务能力,以金融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本报记者杨洁

科技聚力,并购赋能。自今年3月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试点以来,多家商业银行积极响应,落地首批科技企业并购贷款业务,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集聚,为科技创新注入金融活水。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政策为商业银行提升科创金融服务提供了新机遇,有助于完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科技金融发展,助力新质生产力。

金融资源加速流向科技领域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试点放宽后,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多家国有大行迅速行动,摸排企业并购融资需求,加快贷款落地。

《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从建设银行获悉,3月14日,建设银行苏州分行为某民营上市科技企业成功放款1.9亿元并购贷款,融资比例占交易金额的80%,期限8年,高度契合企业并购需求和政策导向。

工商银行投资银行部3月16日发布消息,成功落地首批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为青岛、广州的4笔优质科技企业并购交易提供贷款支持。

股份制银行也积极响应,中信银行落地首批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创新试点项目,为杭州、合肥两家科技企业发放并购贷款,贷款占比达80%,期限长达10年。

同日,浦发银行也发布消息,该行深入研究科技企业并购融资需求,加快项目落地。近日,浦发银行上海、杭州、广州、青岛、西安分行率先完成5笔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审批,为四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超8亿元授信,助力新质生产力。

整体来看,获得银行科技并购贷款的企业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科创板上市民营企业。贷款比例接近或达到并购交易金额的80%,期限最长达10年。

多家银行表示,将以试点业务为契机,深化科技金融创新,以金融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加强科技企业并购贷款风险控制

商业银行落地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有利于推动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但业内人士指出,银行需加强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的风险控制。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试点银行应具备良好经营状况、完善公司治理、符合监管要求、并购贷款专业服务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强,包括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

为提升对科技企业的评价与服务能力,多家银行已有部署。建设银行推出企业估值引擎和“技术流”“投资流”评价工具,增强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可获得性。兴业银行深化“商行+投行”战略,优化并购融资服务体系,强化并购贷款与投行、商行产品综合运用。北京银行则完善组织架构,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开发智能投行生态平台。

对于未来如何做好风险防控,更好地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业务,杨海平建议,优化业务标准和内部控制流程,建立专业风险评估团队,借鉴先进经验完善风险评估体系,丰富征信手段,完善风险预警信号,强化贷后管理。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