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年报显示,多家上市银行投资收益实现大幅增长,背后是债券市场牛市行情的推动。农商行、国有大行及股份行表现突出,政府债券等高质量资产投资占比高。展望2025年,银行需加强主动管理能力,延续强化债券配置,以应对市场波动和政策约束。

  在净息差收窄和中间收入业务增速下滑的背景下,投资收益对银行业绩的拉动作用愈发显著。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多家上市银行投资收益实现大幅增长,尤其是张家港行(002839.SZ)、厦门银行(601187.SH)等五家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速均超过100%。银行投资收益的增长背后,是债券市场牛市行情的推动,部分银行通过兑现存量债券浮盈,实现了其他非息收入的快速增长。但债券投资受多重因素影响,2025年银行需综合考虑债券市场波动预期。

  截至4月30日,42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了2024年年报,多数银行投资收益正增长,其中农商行表现尤为突出。同时,国有大行及股份行在投资收益方面也表现出色,如中国银行(601988.SH)投资收益增速达64.68%。投资收益高增速背后,是银行主动把握金融市场机遇,优化资产配置的结果。

  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2024年境内银行金融投资收益合计3891亿元,同比增加819亿元。其中,“债券交易账户规模的扩大”、“处置债券产生的收益增加”以及“优化交易策略”是投资收益增长的主要原因。

  从投资收益率来看,多家上市银行实现了超3%的收益率。其中,重庆银行(601963.SH)、浦发银行(600000.SH)等收益率较高。高收益率背后,是银行对政府债券等高质量资产的投资占比普遍较高。

  2024年,部分上市农商行的金融投资组成也显示出银行自营资金主要投向政府债券。德勤报告还指出,国有大型银行自营债券投资占绝对比例,而股份制银行则通过各类结构化主体进行资产配置的比例较高。

  展望2025年,尽管债市长期配置逻辑未变,但波动加剧和政策约束将考验银行的主动管理能力。银行需在优化负债结构、提升交易能力的同时,增加其他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以拓宽盈利来源,优化收入结构。

  延续强化债券配置成为银行的选择。今年一季度,多数上市银行投资收益保持同比上升。部分银行在一季报中也强调了强化债券配置的重要性,通过优化投资组合与交易策略,稳定核心交易价值贡献。

  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需更加注重流动性风险管理,调整资产结构,并更加关注债券资产收益水平的管理以及债券投资机会的选择。(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