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一季度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显示,存续规模环比减少约8100亿元,主要受理财收益率表现不佳及季末回表扰动影响。但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同比增长6.73%,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2060亿元。未来市场或有望回升。

  银行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近日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相比2024年年末减少了约8100亿元,显示出理财市场的一定波动。

  《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理财市场规模收缩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理财收益率表现不佳,二是理财季末回表扰动。尽管如此,未来市场或有望回升。值得注意的是,理财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投资者数量同比增长6.73%,显示出市场潜力。今年一季度,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达到2060亿元。

  规模环比减少,但前景可期

  《报告》显示,一季度全国共有127家银行机构和31家理财公司累计新发理财产品0.79万只,募集资金总额达118.28万亿元。然而,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尽管存续产品数量同比增加0.67%,存续规模却有所回落,较2024年年末减少了约8100亿元。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指出,这主要受市场利率上行影响,导致理财收益率下降。

  王一峰进一步分析,2025年一季度理财规模呈现前高后低特征,春节后市场利率上行,导致固定收益类理财收益率逐月下台阶。不过,随着央行政策调整,3月中下旬以来,理财净值逐步回升,收益率也呈现积极变化。预计二季度理财规模将再度转入扩张期。

  投资者数量稳步增长

  尽管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延续下行趋势,但理财投资者数量仍在增长。普益标准研究员李霞表示,2025年一季度理财公司新发开放式产品和封闭式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分别环比下降。然而,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已达到1.26亿个,同比增长6.73%。

  李霞还指出,随着宏观市场环境的变化,理财产品的区间收益将面临更复杂的分化格局。投资者需采取审慎策略应对。尽管如此,理财产品仍为投资者创造了可观的收益,一季度累计创造收益2060亿元。

  展望未来,王一峰认为,在多重因素约束下,货币政策利率工具使用空间受限。但随着前期高息存款到期和存款“脱媒”趋势的延续,理财规模有望继续扩张。预计2025年理财规模增量在2万亿—3万亿元之间,年末规模将达到32万亿—33万亿元左右。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