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一季报披露完毕,业绩呈现明显分化。多家大中型银行营收、净利同比双降,净息差持续承压。同时,各大银行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贷款投放增加,资产质量向好。

  上市银行一季度业绩呈现明显分化。

  近日,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一季报已披露完毕,综合各银行数据来看,业绩分化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业绩同比下滑队伍扩大,多家大中型银行营收、净利同比“双降”,部分银行降幅达双位数,净资产收益率持续收窄。二是尽管多数中小银行业绩稳增,但净息差下行趋势未改,与大中型银行保持一致。三是各大银行一季度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的贷款投放增加,资产质量向好,存款端稳健增长。

10家上市银行营收、净利双降

  截至4月30日,A股42家上市银行均披露2025年一季报。其中,16家银行营业收入同比负增长,12家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10家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同比下滑。

  受业绩不及预期影响,4月30日A股银行板块大幅下跌,华夏银行跌8.55%,工行、建行、农行及招行跌幅均超3%。仅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等4只个股上涨,其余37家均有不同程度跌幅。

  华夏银行、厦门银行一季度营收分别同比下降17.73%和18.42%,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4.04%和14.21%,降幅领先。贵阳银行、平安银行营收也分别下降16.91%和13.01%。

  值得注意的是,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盈利指标明显放缓,降幅较大。10家双降银行中,建行、工行、邮储银行3家国有大行在列,招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4家股份行在列。此外,北京银行也位列其中。

  与大中型银行相比,部分城农商行归母净利润一季度高速增长。杭州银行、齐鲁银行、青岛银行、常熟银行归母净利润分别大增17.30%、16.47%、16.42%和13.81%。

  一季度多数上市银行ROE较上年同期缩窄,ROE低于10%的上市银行增至14家。青农商行、杭州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高于15%,数量较上年同期下降。

多项收入指标呈现两极分化

  上市银行收入构成显示,业绩分化主要来自利息净收入差异和非息收入大幅波动。

  超过六成上市银行一季度利息净收入同比负增长,国有大行中除交通银行外,其余五家大行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2.74%至5.21%不等。而中小银行中,重庆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青岛银行等机构一季度利息净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8.08%、21.94%、17.8%和11.97%,带动业绩稳增。

  在非利息收入方面,国有大行和股份行与中小银行分化明显,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差异最大。

  一季度21家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负增长,其中5家股份行、4家国有大行在列,贵阳银行、成都银行、兰州银行降幅超20%。中小上市银行中,常熟银行、瑞丰银行、苏农银行、张家港行等多家机构同比增长135.53%至495.23%不等。

  投资收益也是业绩差异的一大来源。贵阳银行一季度业绩降幅较大,财报称受债券市场波动影响,交易性债券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减少。青岛银行则表示加强金融投资规模与收益监控,针对债市波动,择机止盈,及时锁定收益,带动非利息收入增长。

净息差持续承压

  2025年,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持续承压,但部分银行净息差收窄幅度趋缓。

  披露净息差的银行中,仅民生银行净息差同比回升3BP至1.41%,其余24家均下降。张家港行同比下降幅度最大,达32BP,降至1.43%。城商行和农商行波动性较高,国有大行和股份行降幅相对稳定。

  股份行一季度总体净息差降幅低于国有大行和城商行,国有大行中邮储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同比下降21BP、16BP、15BP和15BP。

  多家上市银行回应净息差问题称,2025年净息差仍受LPR调降、存量贷款重定价及地方债务置换等因素影响,但降幅将收窄。

  例如,杭州银行称一季度存贷款利率降幅呈现对称性特征,净息差下行“边际好转”。南京银行净息差保持在1.94%的行业较好水平,负债成本有效控制为盈利增长提供支撑。

  宁波银行表示,受综合因素影响,新发放贷款定价下行,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负债端存款利率下行但仍相对刚性,少于贷款收益率下行幅度。

加大贷款投放,存款端保持稳增

  为稳定未来净息差,上市银行聚焦加强负债端管控和资产端结构优化。

  今年一季度上市银行存款总额较年初普遍增长。城商行增速较高,宁波银行增长18.95%,重庆银行增长10.48%。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存款增速稳定。

  多家银行存款成本明显改善。上海银行公司存款、个人存款付息率分别同比下降31BP、32BP,改善幅度优于2024年。

  在负债端,银行从压降高息负债和科技赋能存款管理入手。例如,杭州银行加快高成本存款置换速度;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等通过数字化工具优化存款期限结构,提升活期存款占比。

  兴业银行表示,负债端主要抓好主结算账户,促进低成本存款增长,控制高成本存款品种量价增长。

  在资产端,银行加大对科技、绿色、普惠领域贷款投放,通过“以量补价”抵御净息差下行。兴业银行一季度绿色贷款和科技贷款分别较上年末增长9.37%、9.90%,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邮储银行普惠贷款中,涉农贷款余额2.40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7万亿元,均居国有大行前列。科技金融方面,服务科技型企业近10万户,融资余额突破6000亿元。绿色金融方面,绿色贷款余额9107.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01%。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