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市银行对公业务成增长核心,风险防控成关键
AI导读:
2024年上市银行业绩报陆续出炉,对公业务成为驱动增长的核心动力。多家银行战略重心转向对公领域,通过聚焦重点行业、创新服务模式及深化公私联动,探索新增长路径。同时,风险防控压力与客户分层管理难题仍考验着银行,需强化数字化能力、完善生态协同,以在对公业务上持续领先。
2024年,上市银行业绩报陆续公布,对公业务成为驱动增长的核心动力。多家银行战略重心转向对公领域,通过聚焦国家战略行业、创新服务模式及深化公私联动,探索新的增长路径。然而,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防控压力与客户分层管理难题仍对银行构成挑战。业内人士建议,需强化数字化能力、完善生态协同,以在对公业务上保持领先。
对公业务正在经历从“大而全”到“专而精”的转变。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行业竞争的加剧,银行开始加大对公业务的关注和投入。招商银行2024年实现批发金融业务税前利润839.1亿元,同比增长20.48%;平安银行批发金融业务净利润占比高达79.7%,较2023年同期大幅提升。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曾刚指出,当前对公业务的发展有四个关键点:聚焦战略客户与行业、强化产品与服务创新、整合零售与对公资源、完善组织与人才建设。银行正加强对国家重点行业、区域龙头企业及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抢占产业链融资先机。
平安银行对公业务提出“做精行业、做精客户、做精产品”战略。该行聚焦基础设施、汽车生态、公用事业、地产四大基础行业,同时拓展新制造、新能源、新生活三大新兴行业。中国银行副行长张小东表示,下一步将对公业务将做好重点客户分层分类管理,加大中型客户拓展力度。
在强化产品与服务创新方面,银行依托数字化优势,将技术扩展至对公业务,通过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支付结算等创新产品,提升服务效率。中信银行副行长谷凌云表示,该行对公业务良好发展得益于科技实力的提升。
公私联动成为银行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平安银行在其2024年业绩报中提到,通过公私联动、平台获客引流、工资代发等场景,带动存款规模增长。曾刚指出,公私联动可以实现客户资源共享,强化交叉销售,推动协同发展。
对公业务风险防控同样重要。尽管对公业务资产质量总体稳定,但部分传统行业如房地产、传统建筑业仍面临较大压力。银行应提前布局风险管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控行业风险,确保资产质量稳定。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