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多家城(农)商行完成了2024年年报披露,旗下理财子公司规模普遍增长,盈利能力开始分化。苏银理财等领先公司规模持续扩大,同时多家公司重点发力渠道拓展,代销机构数量增加,投研能力成关键。

  在国有银行和头部股份行发布2024年年报后,近期多家城(农)商行也完成了年报的披露,其旗下理财子公司(理财子)的经营情况随之公开。银行理财业的格局正逐渐明朗。

  从理财规模来看,尽管城(农)商行理财子与大部分股份行和国有行理财子相比仍有差距,但目前披露相关数据的九家城(农)商行理财子,都在2024年取得了规模上的突破,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格局已成,苏银理财继续领衔

  与2023年规模变化显著的分化格局不同,目前披露年报的九家城(农)商行理财子规模均呈现正向增长趋势。来源:银行年报,界面新闻记者制图

  苏银理财凭借同比上升21.15%、6331.85亿元的理财规模,稳居城商行理财子规模榜首。宁银理财紧随其后,理财规模为4735亿元,同比增长17.50%。

  对比2023年,除苏银理财和宁银理财外,南银理财和杭银理财的理财规模也突破了4000亿元大关。

  从规模增速来看,除青银理财规模增速不足5%外,其余8家城农商行理财公司的规模增速均在10%以上,其中三家理财公司规模增速更是超过20%,北银理财规模增速高达34.48%。

  然而,与规模普遍增长的情况不同,2024年银行理财公司的盈利能力开始分化。得益于规模增长,多家理财公司净利润相比去年有所提高。但北银理财、上银理财和青银理财的净利润却出现下降。

  其中,上银理财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1.27%,连续两年降幅超50%。业内人士指出,这与银行理财业的费率调降有直接关系。2024年,银行理财业内掀起多轮降费潮,上银理财产品多次参与其中,实现“零费率”。

  重点发力渠道拓展

  部分理财公司还披露了代销数据,整体来看,理财公司代销机构数量与理财规模呈正相关。

  作为规模最大的城商行理财公司,江苏银行旗下的苏银理财积极发力拓展外部代销和直销渠道,已与150余家代销机构签订代理销售合作协议。

  南银理财的代销合作机构也超过110家,服务客群覆盖全国主要省份。杭银理财未披露代销合作机构数量,但通过“双轮驱动”策略实现与国股行的深度合作与城农商行渠道下沉,期末代销规模及代销客户签约数均较上年末增长50%以上。

  此外,青银理财等公司在渠道拓展上也取得突破,青银理财行外代销渠道已达90家,渝农商理财的代销机构总数也突破100家。

  2024年,银行理财业经历了多重监管变化,对投研能力不足的中小银行理财业务产生较大冲击。因此,发力渠道拓展成为城商行理财公司的重点方向。

  城商行理财公司路在何方?

  投研能力一直是中小银行理财公司业务发展的限制之一。面对挑战,多家理财公司在年报中提出了相关举措,如加强投研一体化、敏锐研判市场趋势、迭代升级投资策略等。

  苏银理财和杭银理财均表示,将强化以投资、研究、交易为核心的投研能力建设,积极拓展多元化投资策略,提高投资组合及产品业绩。

  专家指出,城商行理财公司的产品线应适当下沉,结合当地客户的收入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推出适合下沉市场和农村市场的理财产品。同时,加强中小银行、农商行以及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将理财产品和服务延伸至更广泛地区。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