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A股上市银行业绩报告出炉:营收净利润分化明显
AI导读:
2025年一季度,42家A股上市银行公布业绩报告,26家营收正增长,30家净利润增长,但10家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净息差下行趋势未扭转,银行选择释放拨备填补净利润短板。资产质量整体稳定,但部分银行不良率仍高。银行业面临盈利模式转型阵痛期。
4月底,42家A股上市银行集体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揭示了银行业最新的经营情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在42家上市银行中,有26家银行的营业收入实现了正增长,30家净利润保持增长,显示出银行业整体经营情况的复杂性。不过,仍有10家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经营状况面临一定压力,反映出“开门红”的业绩目标实现情况较去年同期或有些不及预期。
2025年一季度,尽管银行净息差下行趋势未完全扭转,但已有所企稳,变动幅度显著收窄。在经营压力之下,不少银行选择以释放拨备来“以丰补歉”,导致拨备覆盖率出现明显下降。从资产质量来看,42家A股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整体保持稳定,绝大部分位于1.5%之下。

在42家上市银行中,2025年一季度共有四家银行营收超千亿元,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国有大行在营收规模上依然占据领先地位。此外,还有多家银行营收规模在百亿元以下,显示出银行业内部的分化趋势。
从营收增速看,常熟银行等26家银行一季度营收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常熟银行是唯一一家达到两位数增速的银行。然而,也有16家银行一季度营收出现负增长,其中四家银行营收下降幅度超过两位数。
净利润方面,2025年一季度有30家银行净利润正增长,占比超过七成。其中,四家银行净利润增速达到两位数。不过,也有12家银行净利润出现下滑,其中华夏银行和厦门银行净利润下滑幅度达到两位数。
在资产质量方面,今年一季度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整体保持稳定。不过,部分银行的不良率仍然较高,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城商行。同时,部分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这主要是银行选择通过释放拨备来填补净利润增长短板的结果。
多位业界人士指出,当前商业银行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净息差持续走低,抗风险能力减弱。因此,银行需要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如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产流动性等。同时,逆周期拨备动态调整机制作为稳增长政策的组成部分,未来或仍有发力空间。
保持合理的净息差水平被视为银行业稳健经营的重要基础。然而,一季度42家上市银行的净息差平均值仍低于行业“警戒线”。这直接反映出银行业在盈利能力上有待提升。因此,银行需要采取措施应对低息差环境带来的挑战。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银行业整体或面临盈利模式转型的“阵痛期”。在资产端方面,信贷收益率短期内或许难有起色,但信用品种或存配置机会。此外,部分机构资管业务上正考虑增配可转债品种等新的投资方向。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