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推出高校毕业生安居政策,租房购房均有优惠
AI导读:
为更好满足高校毕业生居住需求,各地政府推出多样化支持政策,包括人才公寓、租金优惠、购房补贴等,以降低高校毕业生租房和购房成本,增强其在城市安家的信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北京报道 方昱(化名)是东北人,在北京求学近7年,即将研究生毕业。找工作时,薪酬、补贴及离家距离成为他的主要考虑因素。最终,他选择了黑龙江的一家企业,该企业除了提供可观的薪酬外,还给予约20万元的安居费,并额外发放租房补贴,同时政府还将发放10万元的人才补贴。
方昱5月15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在我收到的职位邀请中,这家企业的补贴和安家费最为丰厚,租房补贴大约能覆盖三分之二的租金,且可持续发放数年,这将极大地降低我的居住成本。”
住房问题关乎高校毕业生的安居,也是各地政府“留才”政策的关键一环。为满足高校毕业生的居住需求,各地政府针对毕业生初就业、购房等不同阶段,推出了多样化的支持政策和服务,如筹建人才公寓、租赁型保障性住房,提供租金优惠,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阶段性住房支持。此外,多地还推出了人才购房补贴、青年群体特色住房贷款等政策,以降低高校毕业生的购房门槛和还贷压力。
毕业租房“大礼包”
“在武汉租房对毕业生来说很方便,价格优惠,房源新且家具齐全,拎包即可入住,对刚毕业的人来说特别友好。”5月15日,卢含(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卢含是湖北荆州人,在重庆上大学,计划研究生毕业后到武汉工作。为提前了解武汉的居住和生活情况,他咨询得知,高校毕业生可申请人才公寓,硕士研究生每月租金最高可减免1500元。
卢含提到的人才公寓,即武汉大学毕业生人才租赁房。去年9月,武汉市出台《武汉市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为减轻高校毕业生租房负担,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在资格有效期内租住人才租赁房的,租金不高于市场上同类房产的70%,累计减免期限不超过3年。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别免缴2年、1年租金,免租金额每月分别不超过2000元、1500元。目前,武汉大学毕业生人才租赁住房房源持续增加。
降低高校毕业生租房成本是各地减轻人才安居负担的重要政策方向。今年以来,青岛、北京、上海、苏州、呼和浩特等地均推出了类似政策,包括拓展租赁房源、提供租房优惠、发放租房补贴等。
例如,4月9日,青岛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实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免租金住宿保障政策。对毕业3年内(含毕业学年内)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给予免租金住宿保障。其中,来青岛求职的可申请享受最长6个月的免租金保障;如在青岛实现就业创业,可申请延租,延租期与之前住宿期合计最长可达12个月。初次申请时已在青岛就业创业的,亦可申请最长12个月的免租金保障。
再如4月15日,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主任王桢在访谈中表示,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两年内,可凭毕业证书申请保障性租赁住房。此外,上海提高了公积金支付保障性租赁住房房租的上限,允许全额提取公积金进行支付。4月27日,上海启动了“保租房进校园”活动,涉及70余个项目,累计超过1万套(间)保租房房源,主要以月租金2500元至3000元左右的房源为主。
在政策支持的基础上,一些企业进一步加大了对大学毕业生的居住支持力度。5月15日,一位在北京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其所在企业会为校招员工提供宿舍,不住宿的则每月发放800元的住房补助。此外,政府还会为企业提供部分公租房等政策性房源,在政府租金优惠的基础上,企业还会进行租金补贴,进一步减轻大学毕业生的租住资金压力。
为高校毕业生购房“减负”
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高校毕业生在城市的生活逐渐稳定,也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对住房的需求从租赁转向购置。为契合这一需求转变,多地推出了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的购房支持政策,以降低其购房成本,增强他们在城市安家的信心,同时促进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株洲、武汉、无锡、青岛、苏州、潮州、泰安新泰等地均推出了相关政策,包括发放购房补贴、提供特色住房贷款服务、降低首付比例、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在近期各地发布的楼市新政中,部分城市将支持高校毕业生安居、支持青年群体购房放在首要位置。
日前,株洲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回稳向好的若干措施》,第一项即为支持大学生毕业安居。该政策明确,对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首次在株洲市区购买新建商品房的,可申请人才购房补贴。
4月30日,武汉发布了9条购房新政,其中第一条即为优化青年群体住房贷款服务。鼓励商业银行面向在武汉就业创业的青年群体,提供特色化住房贷款金融产品及多样化还款方式,大学毕业生也在政策支持之列。
在购房支持政策方面,各地纷纷推出创新举措。例如,4月9日,青岛出台12条楼市新政,其中第一条即为推出青年群体“低月供”住房贷款金融产品。鼓励相关银行面向35周岁以下来青就业创业的青年群体,推出“低月供”的住房贷款金融产品,最长可前10年仅归还利息,符合条件的已购房者也可调换按揭贷款为该金融产品。
此外,3月29日,苏州在《关于加快集聚青年人才的若干措施》中提出,对新引进的高校毕业生,3年内购房的可给予一定购房补贴,具体由各县级市(区)结合实际制定。使用公积金住房贷款购买首套或第二套自住住房的,贷款额度可放宽至1.5倍,最高可达225万元。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各地从居住角度对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支持,符合当前中央对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中强保障的要求。同时,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购房也是促进住房消费的重要方面。目前,无锡、武汉等地针对青年群体的特色住房贷款服务可以向更多城市推广,以降低大学毕业生等青年人的还贷压力,也有助于推动当地房地产库存去化。未来,各地还可以探索其他政策举措帮助大学毕业生安居,如试点“先租后购”政策等。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