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16日,南方电网组织南网储能、南网能源、南网科技召开业绩说明会,2024年业绩亮眼。南方电网将立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三家公司形成产业协同优势,数字技术正加速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4月16日,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组织所属控股上市公司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网储能”)、南方电网综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网能源”)、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网科技”)召开集体业绩说明会,以“共建新型电力系统生态,共促资本市场稳定发展”为主题,与投资者深入交流,解析相关公司业绩。

2024年,南网储能实现营业收入61.74亿元,同比增长9.67%;净利润11.26亿元,同比增长11.14%。南网能源实现营业收入31.54亿元,同比增长5.58%;剔除生物质业务相关影响后净利润为5.43亿元。南网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0.14亿元,同比增长18.77%;净利润3.65亿元,同比增长29.79%。

南方电网董事、总经理钱朝阳表示,南方电网将立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升科研创新实力,以优异的经营业绩回馈股东,提振市场信心。

形成产业协同优势

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供应体系,新能源发展迅速。南方电网首席科学家饶宏指出,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持续增长,全社会用电量攀升,加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关键。

2024年,南方电网公司全面建成首批35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下一步将推进第二批48个示范区和示范工程建设。

在此背景下,南网储能专注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南网能源深耕节能减排,南网科技聚焦高端智能设备研发,三家公司形成产业协同优势。

南网储能董事长刘国刚表示,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迎来发展黄金期,公司将加强协同发展,发挥在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体系中的支撑作用。

饶宏预测,到2030年,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市场规模将达5万亿元。

数字技术赋能

涵盖新型电力系统全要素的数字技术正加速赋能。南方电网虚拟电厂建设加快,已在深圳、广州等城市先行先试,接入容量接近1200万千瓦。

同时,“AI员工”相继上岗,人形机器人已具备在变电站进行语音交互和视觉感知的能力。

南网科技董事长姜海龙表示,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配用电终端操作系统成为新的增长点,驱动智能配用电设备收入大幅增长。

南网储能也坚持创新驱动,在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核心控制系统等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

4月9日,南方电网宣布,将通过全资子公司南网资本控股公司在未来6个月内增持南网储能和南网能源股份。

2024年,南网储能积极实施分红,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超过3亿元,加强市值管理,积极回报投资者。

南网能源董事长宋新明表示,在国家“双碳”目标驱动下,节能服务产业仍将是国家未来大力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