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发布,玉林东路成老旧街区改造标杆
AI导读: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东路特色街区改造项目成为老旧街区“流量重生”的标杆。项目通过引进新潮业态、文创赋能、采用“U型界面”规划等策略,实现可持续运营,为全国城市更新提供宝贵经验。
本报记者陈雪波卢志坤成都报道
住房城乡建设部官网近日发布《城市更新典型案例集(第二批)》,涵盖既有建筑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等八大类,共41个项目入选,来自北京、山东、四川、广西、上海等地。这些案例展示了城市更新的最新成果。
自2019年中央部署实施城市更新以来,全国已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近28万个,惠及1.2亿群众,加装电梯超过13万部,增设养老托育设施近8万个。城市更新依然是住建工作的重点,《政府工作报告》及住房城乡建设部会议均强调持续推进城市更新。
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东路特色街区改造项目,该项目成为老旧街区“流量重生”的标杆。玉林东路通过改造,日均人流量从1万增至3万~5万,商户数量从80家增至153家,夜间经济贡献度大幅提升。
与首批案例相比,第二批案例对激活老旧建筑活力的要求更高。例如,山东省威海市火炬八街改造后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均大幅增长,成都玉林东路项目也成效显著。
玉林东路通过“新招一批、保留一批、提升一批、搬迁一批、挖潜一批”的策略,引进大量新潮业态,成为年轻人的聚集地。文创赋能旧城改造,玉林东路路口的玉琮状雕塑成为新地标,文创衍生品琳琅满目。
玉林东路采用“U型界面”规划,打造“行人友好型”街区,将市井气息与艺术感融合。同时,通过“O+EPC”模式实现可持续运营,政府、业权方、商户共同组建联盟,形成统一管理机制。
老旧街区改造需平衡公益性与商业可持续性,玉林东路项目通过租金分层模式保障业主收益,实现街区维护。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全国城市更新提供了宝贵经验。
未来,城市更新工作将继续细化,重点抓好民生类、发展类、安全类项目,提升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和韧性。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