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春季招聘陆续开始,央国企加大人工智能及高端人才招聘力度,提供丰富就业岗位。DeepSeek团队等顶尖人才备受关注,各地推出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索寒雪北京报道

  3月以来,春季招聘热潮迭起,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超过150家央国企及其下属公司启动了春季招聘工作,各地亦频繁举办国企专项招聘会,吸引人才。

  “央企成功吸引了如Deepseek团队这样的顶尖人才。”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可持续增长工作组主席、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原党组书记、董事长宁高宁近日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吸引这些人才的关键不仅在于薪酬,更在于企业环境、条件及资金支持。”

  记者了解到,2025年“春招”在人工智能及高端人才领域加大了招募力度。山东省某地级市市长透露:“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将提供事业编制。”

  “春招”主打创新牌

  进入3月,央国企的人才吸纳活动如火如荼。

  宁高宁谈及青年创新能力时表示,DeepSeek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信心,对全球科技界、半导体及人工智能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提到,在一次国际会议上,DeepSeek团队仅100多人,且全部由中国培养,其中突破关键技术的是一位年轻人才,这令美国经济界人士深感震惊。

  据悉,DeepSeek团队成员超80%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核心成员毕业于清华、北大等全球名校,拥有丰富的AI研发经验,对央国企而言尤为宝贵。

  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国资委正深化中央企业“AI+”专项行动,指导央企紧跟发展态势、服务国家战略,致力于成为国家智算基础设施的重要供给者、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重要推动者、产业体系化布局的关键组织者,全面提升央企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力,并在应用、算力、数据、模型等关键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国聘网”数据显示,针对2025年毕业生,已有超150家央企及下属公司启动招聘。蒙牛、东方电气、国家电投、国药集团、中广核等企业均启动了春季校园招聘。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将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招聘置于重要地位。

  随着DeepSeek的崛起,中国人的创新能力受到更多瞩目。

  施耐德电气集团董事长赵国华(Jean-Pascal Tricoire)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在数字技术推动下,新质生产力正引领中国新兴产业崛起,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他透露,施耐德电气已与中国100多所高校及职业院校合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人才基础。

  创新需机制保障

  为吸引年轻创新人才,各地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前述山东地级市市长表示:“近三年来,我们引进了800多位科技领军人才,为创新人才提供更多服务型保障,建立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机制,致力于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

  3月28日,福建省国资委主办的2025届高校毕业生“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开幕,吸引超过300家驻闽央企、省属及市(县、区)级国企参会。

  3月24日,浙江省委组织部、省国资委等主办的“才聚浙聘行动·智汇浙江国企”2025年浙江国企春季招聘系列活动上,100余家省属、市属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参与,提供600余个岗位,吸引3500余名高校毕业生参与,其中硕博及以上学历者2000余人,初步达成意向557人。

  青岛市于3月14日举办2025年春季国企人才招聘活动,近70家集团公司及下属企业参与,提供信息技术、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岗位200余个,计划招聘769人,吸引近6000名求职者参与。

  据统计,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发布,强调扩大国企招聘规模,规范招聘信息发布,推进公开招聘。

  作为国资委打造的就业平台,国聘网五年来不断创新,运用科技手段,打造新服务平台,累计提供岗位超800万个,接收简历超5500万份,成为高校毕业生求职的重要渠道。

  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表示,央国企中不乏北大、清华毕业的博士生,激发团队创造力不仅在于人才,更在于机制。相比民营企业,央国企更需创新机制,领导需敢于冒险。

  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印发通知,支持鼓励国有企业吸纳就业,稳定招聘规模,延续一次性增人增资政策。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