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印发《关于规范城市更新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建立房票制度,探索多元化安置补偿路径。此举有望引导拆迁补偿资金流入楼市,加速去化库存,提升城市更新效率。

据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网站3月26日消息,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日前印发了《关于规范城市更新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该意见针对深圳存量城市更新项目面临的共性问题,在深圳现行城市更新法规规章和政策框架下,对计划统筹、规划优化、用地管理、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和完善,旨在加快推进项目实施。

在推动多元化安置补偿方面,《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建立房票制度,探索城市更新项目补偿安置的多元化路径。这一创新举措有望引导拆迁补偿资金流入楼市,短期内加速去化商办及住宅库存,长期来看则有利于提升城市更新效率。

中指研究院华南分院高级分析师孙红梅指出,《若干意见》将推动深圳城市更新“精准提质”。同时,这也是深圳首次在市级政策层面确认房票的使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也表示,一线城市积极探索房票制度,对于全国城中村改造及货币化安置具有重要意义。

房票制度作为一种创新的征收安置方式,近年来在多地的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等工作中得到应用。通过将被征收人房屋安置补偿权益货币量化,征收人出具房票作为购置房屋的结算凭证,这一制度在提升安置效率的同时,也发挥了释放购房需求、加速存量住房库存去化等作用。

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政策推进情况来看,房票制度正在逐步落地并取得成效。例如,上海市金山卫镇横浦村群众李涛(化名)在动迁中选择房票安置,凭房票直接购买了一套商品房住宅,并获得奖励。广州则于2024年1月5日开出全省首张房票。此外,郑州自启动房票安置以来,已累计核发房票2.37万张,通过房票销售商品住房130万平方米。

今年以来,部分城市结合城中村改造等工作,对房票制度进行了细化。例如,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珠海市房票安置实施方案(试行)》,旨在通过房票安置缩短拆迁补偿安置周期,解决城中村改造项目清拆难度大、实施周期长等问题。

严跃进认为,持续推进房票政策将有力提升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效率,激活更多购房需求,助力房地产市场回稳。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房票的发放、接收和兑付等工作有望加速。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