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中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1.3%。在海外并购等活动中,中资企业面临资金短缺、融资难题等多重风险。上海陆家嘴金融沙龙邀请银行和专业机构专家,围绕风险管控和效能提升展开深入讨论,提出全方位助力中企风险管控和提升海外并购效能的策略。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资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中资企业海外拓展进一步提速。据统计,2024年,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1592.7亿元,同比增长11.3%,显示出强劲的海外投资动力。

  然而,在海外并购等“走出去”活动中,中资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以及财务、金融、法律和合规等多重风险。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上海陆家嘴金融沙龙第四期特别邀请了来自银行和专业机构的专家,围绕风险管控和效能提升两大核心议题,深入探讨中资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投融资问题。

  全面支持中企风险管控

  随着中资企业海外市场拓展步伐的加快,金融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在风险管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糜良指出,银行通过国际化布局、专业机构协同及国内合作,全方位助力企业识别和控制国别风险。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涂群则强调,利用上海自贸区政策优势,特别是FT账户体系,为企业提供跨境结算和融资便利,构建风险缓释生态体系。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钱心浏认为,在财务风险管控方面,应从机制建设、技术赋能、协同配合三方面入手,全方位助力企业。同时,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余承志表示,通过与国际律所合作、培养涉外律师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全球法律服务,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全方位管控法律合规风险。

  提升中企海外并购效率

  海外并购已成为中资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但资金短缺和融资难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糜良指出,中资银行应发挥认知优势,坚定支持中资企业在海外的融资需求,并依托人民币国际化背景,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工商银行从满足企业海外融资需求和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两个维度出发,助力企业提升投资并购效能。

  涂群介绍了上海全球金融服务中心在资源整合、服务模式创新及生态协同方面的功能,通过搭建平台服务不同类型企业,提供汇率避险、法律合规等支持,鼓励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和搭建全球现金管理体系。汇丰银行的钱心浏分享了外资银行在服务中资企业跨境投融资方面的独特优势,如提供差异化服务、借鉴跨国企业经验等。

  余承志还探讨了未来律所和银行在境外市场的协同机会,特别是在跨境投资和并购中,银行的保函服务、并购贷款以及托管账户安排等环节,都能为企业提供重要支持。她提议在“出海索引”小程序中增加金融板块内容,为企业提供开户指引等便利。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