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深圳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利息补贴政策正式落地,新规提高贷款额度至账户余额16倍,家庭最高可贷231万元,并调整最低首付款比例,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房。这些政策对深圳房地产市场将产生积极影响,助力楼市回稳。

自2024年11月11日发布征求意见稿4个月后,深圳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利息补贴政策正式落地。

3月16日,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深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规定〉的补充规定》《关于我市住房公积金利息补贴有关事项的通知》两项文件,两项文件均自2025年3月24日起开始实施。

按照新规,深圳住房公积金可贷额度提高至账户余额的16倍,同时调整最低首付款比例,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房;对于满足上浮比例的情况,家庭最高可贷额度提至231万元。这一政策对深圳房地产市场将产生积极影响。

业内人士指出,深圳公积金政策利好的人群覆盖面正不断扩大。加之首付比例降低、公积金及商业贷款利率保持低位,以及配售型保障房上市等,这些一揽子政策在降成本、降门槛方面,综合产生的效应将对深圳房地产市场触底回稳形成巨大支持。

贷款最高额度提高至231万元

在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方面,《深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规定》的补充规定显示,职工单独申请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从50万元提高至60万元;家庭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从90万元提高至110万元。

同时,调整最高额度上浮情形和比例。购买深圳市首套住房的上浮比例从20%提高至40%。多子女家庭购房上浮比例从10%提高至50%。同时符合多种上浮情形可累加上浮比例,最高上浮110%,即个人最高可贷126万元,家庭最高可贷231万元。

文件还显示,优化动态调整机制,依据上年度末住房公积金个贷率,分区间调整最高额度上浮比例或暂停上浮。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此次新政最大的看点有两个:一是提高了个人和家庭的最高贷款额度,二是在最高额度的基础上,对首套房、多子女家庭、购买保障房,给予一定的上浮比例,而且这些比例可以叠加使用。

可贷额度提高至账户余额的16倍

此次,《深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规定》的补充规定还显示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可贷额度计算规则。住房公积金贷款可贷额度为申请人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或申请人和计算可贷额度的共同申请人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之和的16倍。

微信公众号“深圳公积金”信息显示,文件将住房公积金贷款可贷额度从原本账户余额的14倍提高至16倍,同时不超过上述最高额度。可贷额度还需要结合职工的还款能力、还款期限等因素综合计算,最终额度以审批结果为准。

此项调整将进一步保障中低收入家庭、工作年限较短的青年人等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相对较少的职工群体。

李宇嘉指出,深圳将可贷额度从原本账户余额的14倍提高至16倍,同时不超过最高额度。用公积金贷款可以覆盖主力购房人群。

调整最低首付款比例,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

为充分满足职工刚性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文件明确,调整深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按照新规,职工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深圳市首套或第二套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均为20%;购买本市保障性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为15%。

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指出,若职工申请住房公积金和商业住房组合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则执行二者中较高者。

而对于多子女家庭来说,新规显示,有两个及以上未成年子女的居民家庭,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本市第二套住房的,适用首套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

据深圳乐有家研究中心测算,以深圳多子女家庭购买首套商品住房(非保障性住房)为例,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可上浮90%。

李宇嘉认为,公积金覆盖面扩大,加上首付比例降低、按揭利率降低,最大受益者就是新市民和年轻人,这部分人群的购房门槛和月供压力明显降低。数据显示,今年1-2月深圳新房交易同比增长117%,二手房同比增长102.5%。

夫妻账户余额可直接“冲还贷”

此外,此次新政还明确夫妻账户余额可直接“冲还贷”、放宽变更登记住房权利人限制、异地贷款取消户籍和首套房限制、加大利息补贴力度等。

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指出,为支持职工充分使用住房公积金账户资金,文件增设了夫妻“冲还贷”业务。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后,可申请将其本人和配偶的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直接冲抵住房公积金贷款本息。

此项政策简化了以往“先还贷再提取”的流程。

同时,为便利异地缴存职工在深圳置业,文件还取消了异地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户籍和首套房限制。

例如,惠州缴存职工在深圳购房时,只要满足相关条件,就可以向深圳市公积金中心申请贷款。

加大利息补贴力度

在住房公积金利息补贴方面,深圳市提高了补贴比例,更大程度惠及缴存职工。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