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关于建设“好房子”的要求,明确了其核心标准。业内人士认为,加快“好房子”建设是居民家庭潜在住房需求转化为实际购房行为的关键,对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意义重大。全面推行“好房子”标准有望重塑房地产行业竞争格局,高品质住宅渗透率的提升也将为“好房子”赛道提供广阔空间。

  证券时报记者张达

  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民众的住房需求正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好房子”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建设“好房子”的要求,明确了其核心标准,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全国两会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更是详解了如何建“好房子”。

  业内人士认为,加快“好房子”建设是居民家庭潜在住房需求转化为实际购房行为的关键,对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意义重大。完善优化“好房子”标准规范,是短时间内推动其建设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行“好房子”标准有望重塑房地产行业竞争格局,高品质住宅渗透率的提升也将为“好房子”赛道提供广阔空间。

  助力潜在需求转化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关于建设“好房子”的要求,体现了中央对其建设的高度重视。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虞晓芬表示,加快“好房子”建设是适应我国住房供求关系转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居住环境、配套设施完善等高品质居住的需要,也是促使房地产行业转向注重品质、服务提升的有力抓手,可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提高住房产品寿命,减少碳排放,提升城市品质。

  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吴璟指出,加快“好房子”建设是将居民家庭潜在改善性和刚性住房需求转化为实际购房行为的关键,对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具有重要意义。

  中银证券房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夏亦丰认为,“好房子”相关政策对住宅的设计、建设、配套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房企转向品质竞争,提升购房者入市意愿。

  立标准解决共性需求

  倪虹在全国两会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将从立标准、强科技、抓项目三个方面抓好“好房子”建设落实,并正在组织编制《好房子建设指南》,修订《住宅项目规范》,提高住宅层高标准。

  吴璟表示,政策亮点在于以“立标准”满足居民对“好房子”的共性需求,如加大建筑层高和室内净高,减少空间压迫感,改善采光和通风条件。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秦虹指出,未来将在建筑标准方面强化引领,所有新房按“好房子”标准规划和建设,优质供给将创造需求,利于房地产市场稳健运行。

  重塑房地产行业竞争格局

  倪虹强调,“好房子”建设是产业转型发展的新赛道,企业竞争将转向新科技、高质量、好服务。谁能抓住转型机会,提供“好房子”和好服务,就能有市场和发展。

  虞晓芬表示,现有存量住房受当时科技水平、设计理念等影响,存在高能耗、质量问题、配套不全等,孕育着潜在购房能力。“好房子”将激发新需求,成为新赛道。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崔霁指出,“好房子”标准推行将重塑竞争格局,头部房企将抢占新标准下的市场红利,中小房企则因技术壁垒和成本压力陷入生存危机。

  申万宏源房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袁豪表示,目前我国城镇住宅存量约344亿平方米,高品质住宅渗透率约24%,后续高品质住宅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可期,“好房子”赛道空间广阔。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