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月26日,珠海市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珠海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通知,旨在解决住房困难工薪收入群体和引进人才的居住问题。征求意见稿涵盖配售价格、面积标准、配售管理和封闭管理等内容,已开工新建两个项目预计提供约590套房源,预计2026年—2027年建成配售。

  2月26日,珠海市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珠海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旨在解决住房困难工薪收入群体和引进人才的居住问题。该征求意见稿详细涵盖了配售价格、面积标准、配售管理和封闭管理等关键内容。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是政府提供优惠政策,限定套型、面积和销售价格的政策性住房,采取市场化方式运营并实施封闭管理。此次征求意见稿提出,配售价格将按保本微利原则定价,并结合房屋楼层、朝向等因素在基准定价基础上上下浮动不超过±10%。每个项目的基准定价需在申购前公布,原则上一年内不得调整。

  配售型保障房的定价环节复杂而关键,但征求意见稿未对基准定价作明确要求。集中新建项目的基准定价或依据同地段同品质普通商品住房市场评估价格的一定比例确定,具体比例待明确。存量筹集类项目的基准定价则需考虑房源收购费用、投资利息等成本和开发利润。

  征求意见稿还明确了房源筹集方式,主要包括集中新建和存量筹集两种。集中新建渠道多样,如利用新增供应国有建设用地、城中村改造等项目;存量筹集则包括转用存量闲置政策性住房、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住房等。

  目前,珠海已开工新建两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预计提供约590套房源,预计2026年—2027年建成配售。此外,珠海国资已启动大规模存量房收购动作,以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

  在户型设计上,集中新建项目以90平方米及以下中小户型为主,原则上不超120平方米,以减少对商品住房市场的影响。同时,征求意见稿提出建设全市统一的轮候库信息管理系统,将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纳入管理,确保公平分配。

  业内人士指出,珠海正加大运用专项债券等政策工具,推动收购已建成的存量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预计2025年将进入阶段性供应高峰。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