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叶投资许巳阳:宏观研究范式转变,更关注权益结构性机会
AI导读:
银叶投资首席投资官许巳阳表示,宏观研究范式发生转变,今年更关注权益结构性机会,深入产业毛细血管。他看好科技股行情,认为中国科技板块有望成为全球资金重点配置方向。同时,他建议债券投资采取短久期、偏防御策略,更看好A股和港股市场机会。
【导读】银叶投资首席投资官许巳阳:宏观研究范式发生转变,今年更关注权益结构性机会,深入产业毛细血管。
中国基金报记者吴君
“这几年宏观研究的范式发生巨变,资产配置方法论也需要系统性升级,既要跟踪宏观总量,更要关注微观、行业变化。”近期银叶投资首席投资官许巳阳在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时说。银叶投资作为国内百亿元级债券私募机构,打造了以固收策略为基础,宏观、权益、量化及衍生品多元配置的体系。
许巳阳表示,今年债券投资须做好波段和防御,更看好国内权益市场。Deepseek作为支点,撬动了科技股行情,或带来全球资金的资产配置再平衡,中国科技板块有望成为重点配置方向。
翻开履历,许巳阳拥有20多年的金融从业经历,曾在公募基金、外资银行和券商工作过,曾任瑞士银行中国区外汇、利率和信用交易主管、执行董事,现任银叶投资首席投资官。
许巳阳坦言,过去多年他的工作涉猎了债券、权益、量化、衍生品等,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2011年的欧债危机,形成了全面的投资框架。他认为,宏观研究的范式已发生深刻转变,研究视角正从总量分析向微观结构和行业纵深迁移。
他解释,过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仅需关注总量数据,但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冲击后,宏观周期和微观行业的产业周期发生了解耦。因此,资产配置方法论也需要系统性升级,既要跟踪宏观总量,更需要深入产业毛细血管。
在当下市场环境中,微观变量往往比宏观总量更具定价权。许巳阳以DeepSeek大模型引发的科技股行情为例,表示本轮AI革命驱动资本市场的底层逻辑独立于宏观周期,本质是微观技术突破撬动产业变革。
许巳阳进一步分析,中国具备四大核心产业优势: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千万级工程师红利、超大规模产业集群以及正在蓬勃发展的创新开源生态。这些优势在资本市场角度还处在价值重估的早期。
对于全球资产再配置趋势,许巳阳认为,随着美国高利率环境和政治不确定性持续压制估值,美股配置过重的长线资金需要寻求配置再平衡。叠加中国大型科技企业估值折价,DeepSeek的多维优势,正驱动全球资本重新评估中国资产。
今年以来债市迎来调整,许巳阳认为,近期债市的表现和经济数据无直接关系,主要原因是一些长期悲观的叙事产生动摇。他表示,今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定调“双宽松”,因此,近期债券投资的策略是短久期、偏防御。
他直言,全年来看,更看好A股和港股市场的机会。同时,海外市场美股下跌,美联储在未来可能会被动降息,对非美资产来说更有利。今年外资的资产配置再平衡,或带来权益系统性机会。
许巳阳透露,目前主观权益策略配置科技股较多,量化策略主要配置了中小市值股票;关注互联网、应用型公司、创新药等。银叶投资去年低位抄底可转债,但许巳阳认为,现在转债市场整体不便宜,因此配置不多。
这几年,许巳阳着力打造银叶投资的投研团队,形成覆盖固定收益、宏观对冲、权益投资、量化及衍生品策略等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在固收投资方面,许巳阳表示,银叶投资把狭义的固收投资变成了广义的固收投资,固收市场不仅有债券,还有股票和期货套保的组合。
银叶投资强调宏观、多资产配置方案,寻找负相关性,长期带来稳健收益。许巳阳称,大类资产之间是有相关性的,可以构建一个相关性矩阵,通过风险平价方式,找到负相关的资产组合,收益更高,波动更低。
关于胜率和赔率,许巳阳表示,银叶是稳健低波为主的策略,因此对高赔率资产的关注会更多一些。底部的资产都值得看一看,可以先研究,但是不着急买。一旦基本面反转就有大机会。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