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媒体报道了一份关于公募基金改革的方案,旨在解决资产管理机构、财富管理机构和客户之间的利益一致性问题,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改革方案直击行业发展痛点,推动公募基金生态体系升级,实现多方共赢。

  作者:金融业资深人士杨峻

  近期,媒体报道了一份关于公募基金改革的方案,该方案旨在解决资产管理机构、财富管理机构和客户之间的利益一致性问题,引发各方热议。公募基金改革方案直击行业发展痛点,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一个新的公募基金生态体系呼之欲出。

  历经27年的发展,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规模从零起步跃升至30多万亿元,人才密度高,专业化与市场化领先。作为资本市场的中坚力量,公募基金应成为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的先行者。

  然而,高速发展的背后存在隐患。某些基金公司唯“规模论”,追求短期业绩排名,而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管理费与客户基金账户的亏损形成鲜明对比。代销机构也重首发,鼓励客户短期频繁操作,导致“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问题凸显,公募基金陷入信任危机。

  1、解决堵点,制度化推动信义义务践行

  大多数公募基金秉承初心,将客户利益放在首位。改革方案从源头上解决“堵点”,通过制度设计将信义义务具体化、可量化,重新定义资产管理机构、财富管理机构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实现共赢。

  2、资产管理:以长期考核机制为突破,打破“大锅饭”

  此次改革以长期考核机制为突破口,将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收入与业绩挂钩,提高基金业绩指标权重至50%以上。同时,对低于业绩比较基准或负收益的产品,薪酬将降50%,并强化业绩延期支付和追索。新方案通过差异化费率,奖优惩劣,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3、财富管理:从“卖产品”到“顾服务”,买方投顾加速转型

  财富管理机构作为连接资管机构与投资者的桥梁,直接触达投资者,反馈需求。新的改革方案强调投资者的精准触达和持续陪伴,优化客户体验。代销机构评价体系从“销量导向”转向“服务导向”,倒逼财富管理机构从“卖产品”转向“顾客户”,履行信义义务。

  改革必然伴随阵痛。对于买方投顾机构而言,需面对如何与客户建立长期信任、如何培育专业能力等挑战。

  4、展望未来:公募生态升级,“得客户者得天下”

  公募基金改革的本质是推动资产管理端、财富管理端与投资者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建“以客户为中心”的行业新生态。通过系统性制度调整,推动基金行业回归本质,树立信义义务实践标杆。未来的赢家将是“得客户者”,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缺一不可,最终目标都是客户利益最大化。

  新生态下,客户愿意且能够长期投资,公募基金专注价值挖掘,财富管理机构有效衔接两者需求,推动“长钱长投”,支持实体经济。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繁荣,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多方共赢。

  正如改革所期,当金融回归服务本质,耐心资本便能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与“助推器”。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