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时代,存款利率频现倒挂现象
AI导读:
低利率时代,定期存款“存得越久、拿得越多”的铁律被打破,多地商业银行利率调整中,“长存利少”频现,大额存单利率同样持续下调。银行强化资产负债管理,优化利率风险管理,进行负债成本管控,以稳住息差。
低利率时代,“存五年不如存一年”的现象愈发普遍。作为商业银行揽储的重要工具,定期存款因保本保息的特点深受储户欢迎。以往,定期存款期限越长,年化利率越高,储户收益也越多。然而,随着银行业息差收窄、经营压力增大,自去年以来,存款利率多次下调,已进入“1”时代。更令人关注的是,定期存款“存得越久、拿得越多”的铁律已被打破。
5月12日,天津银行发布调整海鸥存及幸福存单产品利率的公告,5月13日起,该行海鸥存产品2年期、3年期、5年期年化利率分别为1.8%、2%、1.75%,其中5年期年化利率已低于2年期。券商中国记者对比发现,多地商业银行在新一轮利率调整中,“长存利少”的情况频现。例如,新疆库尔勒富民村镇银行1年期存款利率为2%,高于5年期利率1.95%;山东沂南蓝海村镇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与一年期相同,三年期利率则较五年期高出20个基点。
除了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利率同样持续下调。天津银行自5月13日起,存单类存款“幸福存单”三年期的年化利率由2.10%下调至2.05%。蓝海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较此前下调10个基点至2.3%,与2年期大额存单产品持平。锡商银行20万起存的大额存单产品3年期年利率为2.6%,较5年期的2.5%高出10个基点。
业内人士指出,进入4月后,商业银行结束一季度“开门红”营销活动,揽储任务完成后,诸如大额存单等长期存款产品利率阶段性下调属正常调节。总体来看,大额存单和定期存款的利率都呈下行趋势,存款的定期化、长期化会给银行带来不小的负债成本压力。调降中长期利率是银行强化资产负债管理、优化利率风险管理的措施之一,存款利率“倒挂”也与一段时间内短期存款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有关。
去年以来,商业银行纷纷着手进行负债成本管控,以稳住息差。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上市银行整体净息差同比下降13个基点至1.43%,降幅收窄。5月8日起,央行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调整为1.40%,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随之下行,同时引导商业银行相应下调存款利率。通过利率传导,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巩固经济基本面。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关键词:存款利率,定期存款,大额存单,负债成本管控)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