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密集降息,存款利率下行趋势明显
AI导读:
进入4月下旬,民营银行密集降息,主要集中在3年期和5年期的中长期定期存款上。此举旨在压降负债成本,保持息差稳定。据统计,已有10家民营银行宣布降息,降息幅度在0.05个~0.2个百分点之间。未来,随着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存款利率有望进一步走低。
进入4月下旬,又有一批民营银行即将调降存款利率。这一举动标志着民营银行在“开门红”活动结束后,开始密集调整存款策略。
第一财经统计显示,本月以来,中小银行纷纷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或取消优惠利率,其中民营银行尤为积极。半个月内,已有10家民营银行宣布降息,主要集中在3年期和5年期的中长期定期存款上。这一趋势反映出民营银行在息差压力下的经营策略调整。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指出,民营银行吸收存款能力相对较弱,以往依赖高利率吸引客户,因此利率下调空间较大。下调存款利率有助于民营银行保持息差稳定,提升稳健发展能力。
半数民营银行降息行动
进入4月,民营银行降息潮持续。华瑞银行、富民银行、锡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相继宣布调整存款利率,重点调整3年期和5年期产品。
据统计,4月以来,19家民营银行中已有10家宣布降息,包括华瑞银行、富民银行、锡商银行等。其中,华瑞银行在4月内两次降息,新安银行年内已三连降。
降息幅度方面,大部分民营银行调整力度在0.05个~0.2个百分点之间,但众邦银行降息力度较大,3年期和5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分别下调0.2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
此外,中国联通与众邦银行合作的运营商存款“沃享赢”也预告将于4月30日大幅下调权益力度,年利率相当于3.8%,但使用场景受限。
存款“高地”优势渐失
民营银行密集降息背后,除了“开门红”活动退坡外,更主要的是息差压力。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民营银行整体净利润同比下降8.14%,净息差收窄0.28个百分点。
董希淼表示,民营银行吸收存款能力弱,以往依赖高利率吸引客户,因此降息空间更大。未来,随着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商业银行息差收窄压力将持续存在,存款利率有望进一步下调。
值得注意的是,4月以来民营银行降息主要针对3年期和5年期中长期产品,2年期以下产品利率大多保持不变。这导致1年期、2年期与3年期、5年期存款产品利息差收窄,加速了利率倒挂步伐。
同时,多轮降息后,民营银行与农商行、城商行定期存款利息差收窄,存款“高地”优势日渐模糊。
董希淼认为,在存款利率调整过程中,期限较长的存款产品利率往往更高,因此成为降息优先对象。此外,银行预判存款利率下行、面临流动性压力以及短期存款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也导致存款利率倒挂。
随着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市场对于降准降息的预期升温,未来存款利率将进一步走低。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