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老:科技赋能,未来可期
AI导读: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养老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为老年人生活带来便利。智慧养老破解居家养老难点,提供多元服务,但仍面临智能终端技术与需求脱节、市场化机制不成熟等问题。未来,新技术的发展将催生更多养老服务场景,让老年人享受高质量晚年生活。
可穿戴设备收集健康数据、毫米波雷达识别跌倒情况、虚拟养老院提供照料服务……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种智能化养老产品和服务相继出现,智慧养老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为老年人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智慧养老。智慧养老触手可及,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智慧养老破解居家养老难点
“这款胸牌具有定位和报警功能,当老人发生意外或需要帮助时,可以一键呼叫。”江苏中科西北星信息科技公司战略发展总监张阗年介绍,围绕居家养老场景,公司团队研发了紧急呼叫、环境监测、行为感知等10大类227款设备,通过物联网、云计算、语音识别和AI技术,将智能硬件串联起来,为老年人减轻居家养老的后顾之忧。
“十四五”以来,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养老服务需求也随之增长。企查查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注册的智慧养老相关企业数量达429家,同比增长19.83%。智慧养老科技产品的快速增长,既得益于市场需求的推动,也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智慧养老政策持续更新
“近年来,智慧养老政策呈现‘小步快跑,快速更新’态势。”复旦大学AI向善与数智养老研究中心主任申琦表示,自2014年上海出台第一个地方规范性文件以来,我国智慧养老政策不断升级,目前已进入强化部门协同、注重城乡均衡的提质增效阶段。
在需求增长和政策驱动下,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市场持续扩容,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教授陈功介绍,智慧养老已形成“硬件+软件+服务”的融合链条,并催生出“智慧养老社区”“虚拟养老院”等新业态。
智慧养老提供多元服务
科技赋能下的养老图景正在重新定义“老有所养”。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研究员姜照介绍,智慧养老充分利用数据信息,精准刻画用户画像,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养老服务。
北京市东城区建设了超千家养老服务驿站,满足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小棉袄爱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承接了东城区4个街道10个养老服务驿站的运营。通过智能检测设备,定期对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并生成个性化照护方案。
智慧养老突破传统边界,形成资源互补的养老网络,既减轻家庭照护压力,又盘活分散的社会养老资源。
智慧养老助力科技赋能
随着大模型、具身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养老将在老年人的精神陪伴、日常交流和社会参与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养老机器人成为智慧养老领域的一大亮点。有的机器人可以作为老年人获取信息、学习娱乐的工具,为老年人提供陪伴服务;有的能帮老人寻找物品、取送快递、提醒服药和协助外出。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发布,对进一步普及养老机器人具有积极意义。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联合腾讯研究院发起的老年关怀大模型语料库项目,为人工智能体搭建了基于老人真实使用的“老年语料库”和涉老问题“专家语料库”,旨在解决养老场景中AI技术‘有数据无温度’的痛点。
智慧养老前景与挑战并存
智慧养老前景可期,但仍面临智能终端技术与需求脱节、市场化机制不成熟、数据安全和技术伦理风险等问题。陈功建议,构建需求导向的适老化技术研发体系,完善供需匹配的市场化支撑机制,降低老年人使用成本,筑牢数据安全与伦理治理防线。
“智慧养老以技术为纽带,构建更加高效、更有人情味的养老生态。”展望未来,新技术的发展将催生更多养老服务场景,让老年人在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完美融合的照护环境中,享受高质量晚年生活。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