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1日起,消费贷利率不能低于3%。监管部门设立利率红线,遏制内卷式竞争,担忧贷款流向失控。在信贷需求平淡的情况下,消费贷仍是增量市场,未来银行间的竞争升级难以避免。

  财联社4月1日讯(记者彭科峰)“我行的确已经接到了监管部门的通知,4月1日起,消费贷利率不能低于3%”。昨日,多家股份行、城商行内部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证实,消费贷新政已落地。

  业内认为,监管部门设立3%利率红线,原因复杂。一方面,与遏制内卷式竞争有关;另一方面,也担忧利率过低导致贷款流向失控。部分受访者直言,若不加规制,经营贷、信用卡等领域曾出现的问题,未来或将在消费贷领域重现。

  但受访者普遍认为,在信贷需求平淡的情况下,消费贷仍是不错的增量市场。这也意味着,未来银行间的竞争升级难以避免。

  叫停原因:贷款流向难控

  “我行已接到通知,并严格执行。”江浙沪某银行人士杨磊(化名)向财联社记者确认,但不同于市场上流传的银行抢客行为,该行未提醒客户赶在截止日前提取贷款。

  杨磊表示,理解监管举措,3%的利率已较低。他判断,监管或担忧重演经营贷往事,如有人利用消费贷置换房贷。

  某银行业分析师也认可此观点,“监管本意是鼓励消费,尤其是大额消费,而非低息贷款流入限制性领域,如置换房贷。”

  财联社记者采访获悉,随着消费贷利率走低,已有人采取类似做法。北京居民杨峰(化名)便是消费贷置换房贷的代表。

  多年前,杨峰打算在北京购二套房,当时房贷利率约6%。贷款后,他发现消费贷利率持续走低,便申请消费贷置换房贷。

  当被问及如何规避风险时,杨峰表示,“多在几家银行办理消费贷,来回倒腾即可。”

  此外,网络平台帖子显示,不少人发布利用消费贷炒股、还房贷的文章,表明很多人已心动。

  “置换房贷、炒股、买黄金,均为消费贷禁区。”分析师表示,但现实中不乏有人这样做。

  杨磊表示,若客户直接转账,银行可监控。但若提现,多走几手渠道,银行贷后监管将很难。

  他还坦言,现在很多客户申请消费贷并非为了消费,而是置换高息小贷。出于种种原因,银行也选择了默许。

  在他看来,全流程监控贷款去向可实现,但成本高,需多部门配合。

  信用卡内卷,消费贷未来?

  “消费贷内卷严重,监管叫停是好事。”某股份行人士戈一(化名)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该行从未推出低于2.7%的消费贷产品,新政后亦是如此。前几天,监管提高额度政策出台后,有朋友咨询贷款事宜,他得知最优惠情况下只能到2.85%。“大型股份行本就做不到那么低。”

  但戈一表示,该行将加大消费贷投放。在信贷需求不旺的背景下,该行决定今年在消费贷投放方面大作文章。

  “信用卡的今天,就是消费贷的明天。”杨磊表示,若不加以规制,信用卡内卷、不良爆发的状况,未来或在消费贷领域上演。但市场仍有增量,即便3%利率被叫停,很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也会采取其他手段,争夺优质客户。

  杨磊也提醒消费者,“不要过度相信2.5%的低利率。那些都是中小银行的噱头,主要利用优惠券叠加让利。但优惠券有期限,一旦到期,整体利率将大幅回升。”

  在诸多银行人士看来,3%左右的利率底线应保持。因为银行获取资金的成本也在2%左右,内卷式的低利率不可持久。低利率时代是现实,但利率再低也有底线,银行成本刚性。

  “据我们了解,即便目前消费贷额度提高到50万,年限延长到7年,也是阶段性政策,不可能持久。未来还会有调整。”某股份行个贷部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