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药市场潜力巨大,AI助力研发加速
AI导读:
中国癌症负担沉重,抗癌药市场潜力巨大。全球癌症药物市场持续增长,预计到2032年市场规模将达5428亿美元。AI成为助力肿瘤药物研发的重要力量,国内外创新抗癌药加速上市,本土和跨国药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4月15日至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科学防癌健康生活”。
中国是癌症负担最沉重的国家之一。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发癌症病例达482.47万例,新增死亡病例达257.42万例。“健康中国”行动明确提出,到2030年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不低于46.6%。癌症治疗市场潜力巨大,成为国内外药企关注的重点。
据咨询机构普华有策研报数据,全球癌症药物市场持续增长,预计到2032年市场规模将达5428亿美元。中国癌症药物市场同样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预计到2032年市场规模将达872亿美元。越来越多的创新药进入中国市场,跨国药企加速将药品引入国内,本土药企也进一步丰富了国内患者的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AI)有望成为助力肿瘤药物研发的重要力量。
国内外创新抗癌药加速上市
近十年,国产创新药获得长足发展,更多国产抗癌药进入市场。以PD-1肿瘤药为例,君实生物、信达生物等多家药企的产品已获批。其中,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是中国批准上市的首个国产以PD-1为靶点的单抗药物,2024年国内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66%。
除了大瘤种,小众癌症也吸引了本土创新药企的关注。诺诚健华新一代泛TRK抑制剂Zurletrectinib已受理新药上市申请,用于治疗携带NTRK融合基因的晚期实体瘤。
跨国药企也是国内抗癌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礼来已在中国获批上市9款创新药物,涵盖乳腺癌、肺癌等10大癌种。近年来,全球创新药越来越早进入中国市场,有些甚至实现了与欧美同步上市。
AI助力抗癌药研发
AI正在深刻影响医疗行业,对药物研发领域也将发挥重要作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计划减少或取代一些药物的动物试验,转而采用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其他方法。
AI制药企业英矽智能正在利用AI进行抗体药物、多肽药物等的研发。虽然目前离从头生成一个抗体药物还差得很远,但AI在提高药物活性、预测免疫原性等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
礼来在AI的应用方面已进行了许多探索,特别是在药物发现阶段。未来,如何将AI更广泛地应用到临床阶段甚至注册和批准阶段,将是关注的重点。
复宏汉霖在AI辅助药物开发领域也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聚焦新一代透明质酸酶产品Henozye,通过AI建模技术设计,大幅缩短开发周期。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