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2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费贷新政,包含三大核心调整: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上限提升至50万元,网络贷款上限增至30万元,贷款期限延长至7年。新政为市场提供灵活性,助力提振消费。银行加速布局,市场竞争加剧,但仍需创新消费贷产品,优化服务。

3月2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简称“消费贷新政”),旨在推动金融机构支持消费提振,丰富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环境。该政策包含三大核心调整: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上限提升至50万元,网络贷款上限增至30万元,贷款期限延长至7年。新政强调“阶段性”调整,为市场提供灵活性,也为后续政策优化预留空间。

随着多项促消费政策叠加消费贷新政的实施,中产阶层家庭等信用良好且有大额消费需求的群体将直接受益。银行正加速布局消费贷业务,推出低至2字头的利率,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据央行数据,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消费性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2%。交通银行年报显示,该行个人消费贷款增幅达90.44%。

尽管消费贷市场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产品同质化、场景适配性不足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江浩然建议,金融机构应创新消费贷产品,针对教育、旅游、家装等领域推出定制化方案,优化还款方式,提供利率优惠等支持。此外,针对老人、学生群体推出相应产品,提升消费能力。国务院办公厅《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也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优化偿还方式,对符合条件的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面对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银行正积极调整策略,将触角延伸至年轻客群和新市民。交通银行正发掘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新兴消费场景,推出专属消费贷款,贴合年轻人习惯,满足其消费需求。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